∥情境一∥
T: “Kathy, can you answer this question?”
S: “…………..” (學生保持沉默又或是嘴唇蠕動了幾次,但始終沒有真正開口說出來)
∥情境二∥
請學生練習對話或念課文,明明是全班一起來,整體音量卻小的可憐(尤其是高年級的班級),即使再三鼓勵,效果仍然不彰。
以上課堂情境老師應該不陌生。其實,影響學生開口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不會或是聽不懂教師的問題,或是知道答案但不知道怎麼用英語說,所以無法開口;又或者不是不會,而是擔心自己發音不標準、語調不正確,害怕說錯、出糗…等心理因素。如不設法改善這種狀況,長期下來會形成惡性輪迴,讓英語口說一直無法進步,最終導致更不敢開口。
筆者認為,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寫四個面向,其實是循序漸進的。
第一步就是應該讓學生聽得懂教師的上課內容。
學生聽懂、明白了,就有了信心,自然比較敢開口,做出正確的回應。如果能在教師的誘導下嘗試開口說英語,從單字、片語、簡答,逐步發展到一個完整的句子,當他們累積了足夠的單字量與基本句型後,就可以順勢引導到閱讀與寫作,真正落實全方位的英語教學。
(圖為筆者課堂學生口說練習實景)
口說教學活動基本概念
依據筆者教學經驗,可先根據教授學生的年級,訂定明確的口說教學目標(如下):
低年級
- 能聽辨教材上的基本單字與簡易的句型
- 能聽懂常用教室用語並做出正確的回應
- 能用正確的發音說出基本單字
中年級
- 能聽懂上課內容所提到的單字與簡易的句型
- 能聽辨疑問句與直述句不同語調
- 能聽懂並復誦常用教室用語與生活用語
- 能用正確的發音與語調說出核心單字與簡易的句型
高年級
- 能聽懂簡易的句型與日常生活對話
- 能聽辨 Yes/No 與 WH Questions 並做出正確的回答
- 能做簡單的提問,回答以及敘述。
教學目標就是教學的指標。教師必須先知道目標,才能去設計相關的活動,口說教學當然不是天馬行空,隨便拼湊就好,需要按部就班地引導學生學習,才能產生有效教學。
了解不同年齡層學生的特質
低年級:天真熱情、活潑好動、配合度最高、喜歡模仿,但是專注力也比較低,不易持久。
中年級:蛻去低年級的活潑好動,孩子們專注力與持續的時間提升了不少,逐漸懂事的他們,理解力也隨之大幅提升。
高年級:已經是半個小大人的他們,叛逆心開始萌芽,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在眾人面前很容易感到彆扭,所以他們的配合度也越來越低。
另外,不管哪個年段的學生,如果當下始終不肯開口,很可能背後隱藏了一些特殊的情緒原因,建議教師不要當場立刻為難孩子,不妨先跳過去改問下一位學生,等到下課之後,再把學生留下來了解原因,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再幫助他做口語練習。
結論
萬事起頭難,但只要跨得出第一步,後面的路途就會越來越平坦順暢,筆者相信,只要給孩子一個充滿善意溫暖,關懷體諒的空間:多鼓勵、少責備、耐心聆聽、不吝讚美,同時搭配適當的情境引導與多元有趣的口說活動,學生就不會害怕開口說英語!
更多 葉怡美 Vivian Yeh 老師的好文分享:
作者簡介|葉怡美 Vivian Yeh
● 現任苗栗縣建國國小英語專任教師
● 24 年以上英語教學資歷
● 專長英文繪本教學、藝術融入英語教學、跨領域課程教學與活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