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雙語教育】三大面向打造幼兒融入式英語校園

Why Read This?
走向「2030雙語國家」的第一步,在幼兒階段該怎麼做?看台北市立幼教協會理事長林梅綺園長分享,掌握「教師、課程及環境」三大面向,打造成功的幼兒園融入式英語教學環境!

教育現場正在改變!

「雙語國家政策」發布以來,各級教育現場都有了一些不同的面貌。

2030 雙語國家政策第一次諮詢會議指出「2030 雙語國家」這項重大政策,是希望能「讓英語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讓年輕世代花在英語學習的每一分鐘,都能累積成為他們未來的資產」。

針對「讓英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幼兒教育現場的趨勢是「英語融入幼兒園課程」。對於年輕世代,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不論是資訊傳遞、就業、學習、人際互動,都快速地向全球化發展,因此,提升雙語力、將英語「生活化」、培養全面的英語能力,無疑是成為未來公民的必要條件之一。

但在落實這美好藍圖的背後,筆者認為需先把握三大面向,才有機會在幼兒階段營造成功的融入式英語學習。這三大面向,分別是:「準備好」的老師、富教育意義的課程與「營造好」的環境

一、老師,您「準備好」了嗎?

想讓「英語融入幼兒教育」成功,筆者認為首要關鍵在「老師」能否提昇幼兒英語學習之興趣與信心,幫助幼兒獲得多元文化的經驗。

依自身觀察教育現場多年,發現老師常面臨到以下難題:有些「幼美教師」雖有英語教學背景,但不夠熟悉「幼兒發展」及「幼教知能」;另外還有些「幼教師」,雖有專業的幼教知能,也有意願嘗試幼美教學,卻缺乏英語教學經驗。

因此,在「2030 雙語國家」的政策下,現階段無論是幼美教師或幼教師,都可先朝「兼具幼教知能與英語教學兩大專業背景」的方向提升自己,才可稱為「準備好」的老師。

二、課程設計有教育意義嗎?

除了準備好的老師,完備的課程設計也是「英語融入幼兒教育」的成功要素之一。但是,一堂只強調讓孩子玩得開心的課程不一定代表成功。

謝明芳教授的《幼兒園融入式英語教學:兼具幼教與英文專業背景教師之實踐》指出幼兒英語教學活動需連結幼兒生活經驗,且能符合幼兒發展的特性。

因此,教學者可深入思考如何從幼兒的每日作息活動,結合幼兒喜愛聽故事學習的特性,設計有趣的英語遊戲或活動。舉例來說,教師和幼兒可以用英語名字來和彼此問候、打招呼,或建立英語表達常規用語、簡單指令。針對打招呼、用餐禮儀、轉銜時間、班級例行活動甚或是全園活動,教學者還可規劃以兒歌、手指謠、英語故事繪本等素材,設計動態及靜態的課程活動,交織出趣味的英語學習時光。特別是英語故事繪本,既符合連結幼兒生活經驗的前提,又可讓幼兒內化英語的音韻、韻腳、詞彙,累積重複語句,甚至利用豐富的圖像線索來發展故事預測性。

待幼兒逐漸建立英語學習興趣後,教師可搭配多元文化主題,從各個角度延伸英語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嘗試、探索、並發現生活環境中的多元文化。舉例來說,若能透過各國文化的美食體驗融入英語,設計有聽、有看、有聞、有嚐、有玩的五感體驗活動,不但做到了五感學習,還能讓幼兒有機會在生活飲食中運用英文。

總之,教學活動雖要好玩、有趣、吸引幼兒,但在思考英語融入幼兒教育的課程規劃時,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讓幼兒自然而然接觸英語、甚至願意主動使用英語。

三、教學環境可以如何營造?

我們都知道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這也是孟母三遷的原因。因此筆者認為,可以透過設置特色學習區,將學習環境依教學目的做有效切割,讓英語自然融入幼兒教育。

許多幼兒園都有規劃語文學習區,安排閱讀區、故事桌、書寫區,讓教學者在這個空間進行語文教學活動,引發幼兒聽、說、讀、演的興趣。但若以不同的「繪本作家」或「繪本主題」為主軸,設置「特色學習區」,如此一來,更能為園所打造出鮮明的「英語融入幼兒課程」氛圍。

舉例來說,知名童書作家艾瑞卡爾(Eric Carle)的每本繪本都有不同的主題與特色,他的許多作品也都是幼兒認知發展過程中經典必讀繪本。若教學者依據繪本內容,設計出相關的手作活動,一定能啟發幼兒主動探索的好奇心,同時發展認知能力,而幼兒對這本繪本的印象也會更深刻。

For a Better Generation

幼兒園是幼兒的另一個家,有了完善的老師、課程及環境,相信我們能打造出一個更好的校園,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交織出豐富的幼兒英語學習歷程。

教育現場正在改變,而現在就是創造園所新風貌的大好時機。您準備好了嗎?

 

參考資料

謝明芳(2013)。幼兒園融入式英語教學:兼具幼教與英文專業背景教師之實踐。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0(1),1-38。

 

看更多幼兒雙語教育的好文分享

 

作者簡介|林梅綺

  • 社團法人台北市幼兒教育協會理事長
  • 台北市私立雙連幼兒園 園長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