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中,除了掌握文法和詞彙上的教學,老師們是否還希望能夠同時啟發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培養他們成為世界的參與者呢?
為了將這樣的理念融入教學中,我們特別提出「2024 Caves Connect 英語教學指南」,希望以簡短實用的教學建議,協助你打造引人入勝的英語課程。
從以下三大方向(如下圖),老師們會發現自己不僅是教授語言,更是在培育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個體。
培養國際溝通力(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當學生僅僅將學習英語視為在應付測驗,往往產生教學中最令人擔憂的「學習懈怠感」。因此,「真實世界的應用」成為教學中重要面向。
由於全球化發展,學生在真實世界中需要更多應對國際溝通的能力,包括:辨識重要議題、進行有效溝通和協作、跨文化認知等等。
藉由以下元素的融入,來打破學生對學習的慣性,使他們認知到英語是通向全球社會的大門:
- 全球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GCE):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社會責任感和對全球議題的關注。如:閱讀英語新聞時,不要止步於文句的理解,而是透過討論引導學生找出與生活的連結,最終理解為什麼要關注這樣的議題。(CC 好文這邊請)
- 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培養學生的情感智力,包括自我覺察、社交技能、情感管理等,以促進健康的人際關係和自我成長。如:透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模擬真實生活中的社會情境與社交反應,再深入討論與反思。(CC 好文這邊請)
-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在教育中確立永續發展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問題認識和解決能力。(CC 好文這邊請)
- 多元文化認知(Multicultural Awareness):透過了解各國節慶和活動,來實踐多元文化教學,進而促進對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立體化閱讀(Multidimensional Reading)
多年來,教育界大聲疾呼閱讀的重要性,但在閱讀教育上似乎仍卡在單字與文法解讀。
事實上,深入探討文本絕對有助於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藉由挖掘文本中的隱含訊息,教師能夠啟發學生的好奇心,帶領他們更積極地參與閱讀,而非停留在表面。
透過以下三大切入點,可鼓勵學生從不同層面來探究文本,跳脫單一性質的閱讀:
- 素養教學(Literacy Education):在培育閱讀素養的過程中,應同時培養更多元的思考力,例如:批判性思考、分析能力、創造性與自我表達,這些都是未來學業與職涯所需的重要技能,可進一步刺激學習動機。
- 閱讀的科學(Science of Reading):一昧追求更高深的閱讀培養,會讓還在學習中掙扎的學生遭到排除。如能適度引入「閱讀的科學」,以科學實證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往更有效的學習與閱讀策略邁進,能讓更多學生受益。
- 沉浸式學習(Immersive Learning):以身臨其境的方式提供學習經驗,例如:實地考察、參觀表演、親身展演等,促進更深入、更生動的學習體驗。(CC好文這邊請)
延伸閱讀:英語閱讀教學主題文章
跨域實踐(Cross-Field Practice)
現今臺灣的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提倡以兩種語言進行教學,藉以幫助學生同時掌握母語與另一語言,以此在跨文化環境中更具競爭力。(CC好文這邊請)
作者簡介| Freeman Kao
- 20 年以上國內外英語教學經驗
- 曾任國內外大學英語教學講師
- 專長繪本與小說閱讀、聽說讀寫四技養成與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