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融入小哉問學堂05】─ 戶外與能源教育議題篇

Why Read This?
和 Caves Connect 過往專業分享不同,此系列更似筆者記錄自身對議題融入教學的好奇,希冀以探究收集到的疑問,提供想法與建議,和老師們有所切磋。

(圖片由筆者提供)

很喜歡 Caves Connect 將戶外、能源等五個教育部頒訂的重要議題,分劃進一個有點詩意的類別「與所在的地方相知相惜」。人們常說失去了才知道要珍惜,而這絕大多數源起於不知道自己擁有過什麼。偶爾,筆者會在電腦前備課或工作到不知今夕是何夕時,小小聲問自己:「上一次不因為天氣而抬頭看天空是什麼時候?」、「上一次赤腳走在戶外又是什麼時候?」,然後起身走出門散散步、看看天空,找回一點與身處環境的連結。這次的「戶外」與「能源」議題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老師們不妨與學生一起探討當中關聯。

「人造」戶外中附有教育意義的場域,如:動物園、植物園…等,真的能代表自然嗎?該如何讓學生在這些人造戶外環境學習時,最終能與自然做結合呢?

綜合國內外的戶外教育研究,我們不難發現「戶外」的定議其實非常廣泛。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教課綱議題融入說明手冊中也提及戶外教育是要讓學生「在戶外環境中(自然或人為)」學習跨領域知識,但這樣的環境並非單指山林溪河海等大自然環境,而是強調提供學生情境去了解、去探索人與環境的互動中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對於這樣的變化,我們又應該怎麼看待。

臺灣地狹人稠,民眾多半在城市長大,對於戶外的定義相對狹隘,畢竟走出門看到的就是馬路、交通、公園等「非自然」環境。為了讓人們有機會了解自然,動物園、植物園…等「人造」戶外教育場域應運而生,透過動物園,我們有機會看到各種動物,但這樣的場域真的能代表自然嗎?又或是這些人造的戶外其實有太多失真,例如:動物園中的袋鼠好像很可愛,但自然界中的袋鼠其實具有攻擊性。動物園的存廢其實一直有其爭議性(這裡暫不討論),但身為教育者,我們其實應該好好思考在這樣的「戶外」如何引導學生去真正地看見動物的存在。

在Anthony Browne 的《Zoo》書中,主角的爸爸帶全家去動物園玩,途中爸爸不僅在園區中亂丟食物的垃圾,也在看不到動物時,於籠外叫囂,甚或是自以為搞笑地扮成猩猩,但這樣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是否也屢見不鮮。如果我們能在學生想要餵食動物時,引導他們了解動物的「食」與「不食」,在看不到動物時,引導他們觀察動物所處的環境(如果可以,也應該討論「關籠子」這樣的人為手段),再藉由相關資訊或影片進一步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行為,這樣的動物園之旅應該就可以成為人們了解大自然環境的一種橋梁了吧!

隨著文明的發展,能源的使用越來越緊縮,該如何引導學生真正了解能源耗損?

其實,現在的學生可能比大多數成人懂得節約能源。筆者是六年級生,遙想在小學時才開始提倡與宣導回收的觀念,但同時我們也被教育塑膠包裝的食物比散裝的衛生,喝東西時用吸管而非大口直接喝才是有教養的表現,類似這樣的觀念佔領著不少現在成人曾經的生活。

直到近幾年越來越多影片、證據顯示,這些行為嚴重消耗著環境資源,也讓可用資源逐漸短缺,人們開始有了要減少碳足跡,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意識;而現在的學生族群其實比我們更自然地維持著像隨手關燈、資源回收、搭乘大眾運輸等生活習慣,問題是許多人照做了,為何年年仍有能源短缺的警訊傳出呢?其實這和我們不了解身邊所有「用」到的物品是透過多少原料、製程、能源等才能產生大有關連,因為不知道會耗費,我們就很難產生有效的節約行為。如果我們能和學生一同了解生產一支手機需要使用多少水、電,甚至礦物…等資源,再進階研究一支廢棄的手機需要付出多大的相應處理,學生就有機會開始思考生活中可以如何減少浪費。

 

更多 Freeman Kao 老師的好文分享:

【教學診療室】到底繪本教學有沒有用? 

【教學診療室】如何掌握 PBL 教學關鍵 

【議題融入小哉問學堂 01】─ 海洋與環境教育議題篇

【議題融入小哉問學堂 02】─ 性別平等與多元文化教育議題篇

【議題融入小哉問學堂 03】─ 人權與法治教育議題篇 

【議題融入小哉問學堂 04】─ 生涯規劃、家庭與生命教育議題篇

 

作者簡介| Freeman Kao

  • 17 年以上國內外英語教學經驗
  • 現任世新大學英語系講師
  • 專長繪本與小說閱讀、聽說讀寫四技養成與課程設計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