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做好一件事,階段式引導英語寫作

Why Read This?
對許多英語教師來說,寫作教學常常不得其門而入,學生何時開始練習?該如何下手?如何批改才不至於讓學生產生太多挫折?現任國際小學的黃冠睿老師將依自身教學經驗,與老師們分享他是如何逐步教導學生英語寫作的喔!

據教育部與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調查,臺灣高三生的說寫能力不及聽讀能力(點我看報導)。其實不意外,因為現行教育對於英語產出能力(productive skills) 的培養相對不足。小二學生即開始進行中文的短文寫作,而英語卻等到高中才開始進行,這樣的落差造成許多學生延用中文的思考模式進行英語寫作。

(圖片出自 Freepik

教英語寫作的老師們應該常面臨:「學生往往搜索枯腸,硬是擠了個兩段出來,卻語意不清、詞不達意。」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問題涵蓋甚廣,小至字詞的拼寫,大至段落的安排,語句間的邏輯性,這些都需要有系統並且深入地進行訓練。這也代表著,學英語的那一刻起就要為之後的寫作奠定基礎。

臺灣學生常見英語寫作問題

探討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寫作前,先提出幾個學生常見的問題:

1. 句構中文化:在輸入(input)不足的狀況下,學生常使用的寫作策略是直接將中文語句翻成英語,例如:“Have one man yesterday hiked in the mountain.” (學生的原意應是:「有位老先生昨天在山中健行。」)。

2. 文章架構中文化 :相較於中文的「起承轉合」同心圓式寫作,英語寫作像是建造一間房子,以一個主題句表明段落重點後提出例證,支持論點,最後做總結(見下圖)。學生常習慣以中文寫作的思維模式,套用在英語寫作上,不斷以變化(或甚至不變)相似的語彙,重複著類似的論點。換句話說,如果繞不出過往習慣的「同心圓」,在英語寫作中就會顯得言之無物。

3. 錯用搭配詞(collocation) / 詞彙受限表達不清:有些學生在用詞方面力求表現,使用艱澀的英語字彙,卻往往忘記查詢搭配字,對相似字之間的用法差異也不夠了解;有些學生則是字彙量不足,無法精準表達文意,例如:形容不同程度的「開心」時,停留在 happy、so happy、very happy 等初階用法。這些都是在語詞使用方面常見的問題。

依筆者經驗,如能營造具引導性、漸進式的英語寫作教與學模式,這些常見問題將會有所改善。在此,與老師們分享如何營造有效的寫作學習模式。

   

文章結構的重要性先於細部語言的使用

實際寫作教學現場中,老師難免有許多擔憂,例如:學生單字量不足,連句子都寫不好。首先,必須先修正對於語言產出的標準,我們要追求的並非百分百文法正確的句子,而是一篇前後連貫(cohesion and coherence),結構明確的文章。

小學階段需要大量的鷹架輔助(scaffolding)。引導式寫作課程中,學生自主完成的比例先佔 30% 就好,主力目標放在建立正確的初步概念,如:一個段落應該包含哪些要素、如何規劃內容…等面向,之後再一步步增加學生自主完成的比例Stephen Krashen 的語言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指出,第二語言學習者會依照習得的規範,進行自我監控及修正。因此,建立適合的規範很重要,所以初稿批改時,建議程序如下:

先修正內容(Look at the big picture)→ 後雕琢語言

一次做好一件事(先內容後語言),一方面提升教師在批改上的效率,也避免過多修改打擊學生自信心。

漸進式引導寫作

為了跳脫只著墨文字細節,易流於「見樹不見林」,對於發展文章架構幫助不大。建議除了「一次做好一件事」的原則,教學設計上也應採取漸進式 、引導式的規劃。

針對每篇英語寫作文章,筆者會階段性設計課程內容,讓學生學習能夠更確實。考量教學時間限制,如果每次都將錯誤一一提出,讓學生進行修改,再收回批改,不僅耗時也無法提供更多練習機會。因此,筆者將英語寫作分為三個階段(如下圖):

由於篇幅關係,下篇文章將會針對這三階段的實行方式詳細說明,另有筆者經過實際操作後的心得,敬請期待。

 

看更多 Ray 老師的好文分享:

Caves Connect FB Page 客座C編專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享》
 
作者簡介| 黃冠睿 Ray
  • 現任國際小學英語教師
  • 曾任海外學校英語教師
  • Caves Connect 客座 C 編專欄作者
 
 
黃冠睿 Ray

作者 黃冠睿 Ray

更多文章來自 黃冠睿 Ra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