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閱讀策略的熟稔能有效提高閱讀者對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有助於在閱讀測驗中取得良好表現。然而,過往英語閱讀學習常侷限在單詞的釋義與文本的翻譯上,缺乏策略引導,即便時至今日,這樣的教學現場也不算罕見。
坦白說,透過大量閱讀和進修來找出有效的閱讀策略和解題技巧並不容易,甚至只有極少比例的學習者能自主達到這樣的閱讀水準,但如果教師能積極引導學生走進閱讀的思考過程,必能提供更快的捷徑,提高他們在英語學習的成就。
初階閱讀策略教學原則
教授閱讀策略時,教師應說服學生閱讀策略如何提高閱讀效率和理解能力,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意願。初期建議專注於單一閱讀策略,透過課程中逐步說明和示範,讓學生了解如何運用,課後的加強則盡量挑選相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有機會反覆練習,當學生掌握一種閱讀策略後,再進行下一項策略的教學。
小訣竅:可以將學過的閱讀策略編號或使用固定的名稱,並反覆在課堂中提及,學生就能實際感受到策略的實用性。
四大策略與解題技巧
接下來介紹幾個常見的初階閱讀策略,輔以國中會考閱讀題,實際解說如何計畫性培育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預覽題幹 Preview the Question Stems
閱讀文章前,應先對題目進行預覽,將題目記在腦中,再進行文章閱讀,這樣不僅能在最短時間內抓到文章重點,也能提醒自己應該在閱讀時尋找的特定訊息,進而有效率地找到答案,以《112會考》題組 30~32 為例:
- What is the trick that the mosquito uses in rain?
- What keeps a mosquito safe in the rain?
- When would it be dangerous for a mosquito in the rain?
二、瀏覽選項 Browse the Options
選項有時隱藏著理解文章的關鍵線索,特別像是以「(Which is) true」與「(Which is) NOT true」提問的「是非題」,因為是非題的選項並非開放且模稜兩可的陳述,所以每個選項的內容都可預設是與文章直接相關的,因此瀏覽選項可提供更多線索,不妨花些時間仔細理解各個選項,以《111會考》為例:
- Which is true about Tabata training?
- (A) 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the moves.
- (B) You are free to choose your own moves.
- (C) You need a large space to do the exercises.
- (D) You cannot rest between moves if you want the afterburn.
而文中的 “You can decide yourself what moves to do” 和選項 (B) “You are free to choose your own moves” 一致,因此答案選 (B)。三、略讀與掃讀 Skimming & Scanning
在上篇文章中,提到的略讀(skimming)與掃讀(scanning)不僅常運用於閱讀解題,也是學生較容易上手的技能,下為重點整理(點圖可放大):
略讀示範以《110會考》為例:

掃讀示範以《111會考》為例:


四、推論法 Inferencing
推論(inferencing)是指根據文本所提供的線索,來推論作者未明確道出內容的思考過程。有些閱讀需要讀者尋找關鍵線索、稍加整合再進行推理,才能得到解答,這類題目屬於閱讀題組中較難的題目,需要更多練習,以《108會考》為例:

結語
實際上,閱讀策略與閱讀基礎能力(對單字、文法和句意的解讀)是相輔相成的,閱讀基礎提供理解的語言工具,而閱讀策略則可提高閱讀效率和深度理解,因此在學習初期就應該有計畫的均衡培育這兩項能力,才能幫助學生成為優秀的閱讀者。
更多 Roger Hung 老師好文分享:
作者簡介 | Roger Hung
- 現任白老師語文資優中心 VIP 專屬課程 課程暨教學顧問
- 現任白老師英文仁美校 英語教師
- 曾任臺中私小英語教師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