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裡人?」「我雲林人/臺北人/臺灣人……」如此簡單的對話,卻能很自然地產生一種「我們同一國」的連結。
試想有一天,火星人問「Where are you from?」(外星人英文不錯?),我們的答案應該會是「I’m Earthling!(我地球人)」吧!當然,現實生活中,這種族群認同比較難發生(畢竟沒什麼機會遇到火星人!)。但是,因為科技進步加速了全球化,「我們都是地球人」成為了這世代人類迫切需要建立的連結。
GCE 是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全球公民教育)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所有人都同一國」的心理設定。
由於同一國的觀念,因此不需用國籍區分彼此,而是強調建立「同理心」和培養將地球視為唯一家園的「環境關懷意識」。接下來會透過英語教學者的身份,分享如何培養學生尊重不同文化與特質的同理心。
培養同理心的第一步:重新定義「尊重」
所謂的尊重,不該只是敬老尊賢,而是「敬大尊小」。不管年齡身份地位,所有人都需要受到尊重。
因此,與學生互動時,「因為我是老師,所以你應該聽我的。」的思考邏輯不應該發生。制定規範時,教師需要跟學生解釋背後的理由跟利害關係;提出建議時,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來考量。
身為教師可以提供學生相應的尊重,而在這樣受尊重的環境中學習長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地也會種下能尊重他人同理心的種子。
對不同文化的接納,來自於接觸及了解
有接觸就會有理解,有理解就會有體諒。
Google 地圖上的各個國家很難一一拜訪,但身邊應該常見到不少「外國人」,當中許多人在臺灣教授英語。
筆者經營的英語學校,聘用教師的標準永遠是對學生是否有愛、對教學是否專業,而非國籍。當然,如果有不同國籍的教師可以為學生帶來不同的文化接觸,也會是值得列入考量的加分項目。
同時,長久以來,我們也會教育家長不以外貌來判定教師的專業。比方說,當聽到「外國人」,第一個浮現的畫面會是什麼呢?是金髮碧眼?是捲髮黑膚?還是跟你我看不出太多差別的人?如果大人們可以跳脫表象的刻板印象,孩子們就更有成為優秀世界公民的潛力。
不環遊世界也能認識世界文化
現在的教材就算語言程度較簡單,文本的選題很適合談及 GCE。例如:《Easy Link》系列有篇短文《A School on the Water》,句型和單字都很基本,卻真實取材自 Nigeria 的 Makoko Floating School。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就可以同時將 Nigeria 這個國家介紹給學生(如下圖)。
(取自 Easy Link SB 1, P.26~29)
當中還有許多關於其他文化的選文值得用來和孩子探索 GCE,包含了印度的慶典文化(Holi Festival)、西班牙長午睡的習慣(Siesta)、荷蘭的國花(Tulips),到俄羅斯的氣候(White Nights in St. Petersburg)…… (地點可參考此文章首圖喔!)。
每次教到這樣的選文,鼓勵教師先讓學生在線上地圖(如:Google Maps)找到臺灣,再從臺灣出發到各國。雖然無法親自到那些國家,但在螢幕上就可以透過 3D 街景看到世界各國家的即時樣貌,讓學生對文本產生更多連結。
結論
細看 GCE,其實並不是一個創新的概念,但在這個全球化急遽發展,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比以往更緊密相連的時刻,這一定是所有人都必須安裝進大腦的思路軟體。
因此,帶著學生一起認識這個世界,讓他們能有面對未來挑戰的利器!接下來會有更多 GCE 相關活動,敬請期待。
更多 李御菲 Phoebe Nalley 老師好文分享:
作者簡歷|李御菲 Phoebe Nalley
- 雲林・花園美語負責人
- 美國・德州州立大學英語教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