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診療室】資訊圖表 & 語言學習

前言

隨著數位科技與社群媒體的發展,圖像成為新世代接受資訊的主要媒介,這樣的改變是否正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呢?「資訊圖表」(Infographics)是什麼?適用於英語學習嗎?如果能,又該如何帶領學生運用圖像獲得知識脈絡呢?本期特別邀請到在英語課中長期實行資訊圖表的林冠瑋老師,帶領大家認識資訊圖表,讓學生與老師都能在教與學上有更新、更多元的方向!在此之前,先來看看這次教學診療室的動指小調查,了解一下其他老師對於資訊圖表與語言學習的看法喔!

什麼是視覺資訊圖表(Infographics)?

資訊圖表 (Infographics)是什麼呢?從字面上去理解,資訊圖表是由資訊 (information )和圖表 (graphics)兩個字詞組合而成。資訊圖表最大魅力在於能將大量的資訊 (文字、數據、統計等) 透過有系統、有脈絡化的分析方式,把海量的知識化繁為簡,並清楚地以適切的圖表去呈現資訊統整後美麗的風貌(如下圖)。

在現今資訊爆炸(information explosion)的時代,我們時常浸泡在海量的資訊當中,很多時候需要接觸並咀嚼大量的文字與內容,要如何有技巧地處理如此龐大的資訊量呢?又該如何把資訊有效率地傳遞給讀者呢?視覺化(visualized)的資訊圖表將會是可以探索的綠洲。

隨著 108 課綱的到來,促使著許多教學第一線的教師需要提供更多元的課程,由於筆者對於溝通、視覺化、表達、圖像設計都十分有興趣,視覺資訊圖表更成為了自身跨領域的一道光芒,這次透過和 Caves Connect 教學診療室的方式與大家互動並介紹這個抓住內心的溝通方式、分享在教學課室裡視覺資訊圖的應用與風景。

資訊圖表與心智圖是否有差別?在於…?

心智圖(Mind mapping)又有別名為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把想法、點子、靈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連結性透過圖像視覺方式呈現的一種方法。典型的心智圖的操作會從一個中心主題、核心問題出發,再透過主題核心延伸分支節點(node),更可以透過顏色、關鍵字、圖像將中心概念與關聯概念串連起來的一種方式。

心智圖有許多用法,其中典型常見的用法之一是將心智圖使用在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或是想法發想的階段,舉例來說在筆者的任教課程中,我們會利用心智圖這樣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中心主題出發,腦力激盪延伸節點細節去做自我介紹的想法發散,心智圖不但是一個發想連結的好工具,更是幫助學生整理想法、歸納思緒的好方法(如下圖)。

 

資訊圖表或是心智圖兩者都是非直線性思考、實用的文轉圖像式資訊處理能力,也是把概念信息、知識脈絡轉變昇華的溝通方式。如果要去細分討論兩者之間的差異,典型心智圖會有中心主題與延伸由內到外的方式發散分支(supporting ideas);然而資訊圖表則通常由各式各樣的圖表(charts)、象徵圖示(icons)、文字(texts)等等來闡述並解釋一個概念。圖表類型選擇則會依據原始文本的類型來選擇適合的圖表來進行轉移。常見的圖表像是圓餅圖(pie chart)、文氏圖(Venn diagram)、長條圖(bar chart)、流程圖(flow chart)等等,則是根據文本由上至下的解釋方式(如下圖)。

(圖表為長條圖示範)(圖表為結合橫條圖與圖標矩陣圖示範)

運用資訊圖表教學時,老師或學生需要培養先備能力(例如:繪圖)嗎?

資訊圖表對很多學生來說很新穎,因此身為授課老師需要努力先幫學生搭建先備知識,以反推的方式,由為什麼要使用資訊圖表(why)到資訊圖表是什麼(what),再由如何製作資訊圖表(how)延伸至使用的適切性與時機(when),並一步步引導學生從資訊圖表範例、觀察、討論、分析、草稿、修改、實作、再修改的滾動式結合與呈現。

學生擔心自己不擅長繪畫是否就失去體驗資訊圖表溝通的機會了呢?其實不然,有許多網路上免費圖庫資源可以讓學生們就算在沒有手繪能力下,依舊能製作出一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視覺化資訊圖表。透過這樣的循環過程(recursive process),未來不論是在學校或職場都能具備資訊素養溝通能力,將文字轉成圖像,化繁為簡。

在此提醒英語老師們,在運用資訊圖上課前,應先讓學生有以下心理準備:使用資訊圖是為了強調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習外,更著重在原始文本(text)內部的關係與脈絡,透過對話與討論,從分析文本到最後資訊圖表的呈現,每一個環節都是個挑戰。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透過資訊圖的運用,在看到成品後學生大都會成就滿滿。

採用資訊圖表教授英語時,老師需要著重那些面向?需要評量嗎?

英語課著重的依舊是語言學習本身,資訊圖表會是一個跨領域並輔助學習把文本脈絡關係釐清的一個實用整理方式。以筆者經驗為例:在分享完資訊圖表的基礎概念後,以小組或個人的方式讓學生從課本中選擇一篇文本進行視覺化「文轉圖」的挑戰。老師在一開始需要特別引導學生著重的是文本的結構(structure)與脈絡關係(relationship),讓學生透過閱讀後仔細去分析了解文章的安排,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同時也無形之中強化了閱讀的深化。此外,融入資訊圖表的教學也有益於訓練學生換位思考與表達,有句話說「無意義的對話是一群人的獨白」,因此學生在練習將資訊圖表草稿(draft)解釋給同學看的過程,更是訓練自己是否能有效表達(effective communication)與傳遞信息。評量的部分是肯定的,但比重的部分可以由各個老師進行調整與安排,由於著重的是英語學習,也因此在資訊圖表的設計美學部分可以把佔分依狀況調整,評量比重建議擺在學生與文本的分析脈絡過程、上台小組的英語口語表達與輔佐資訊圖表搭配的整體表現。

最後,有老師在互動中提到資訊圖表與 PowerPoint 簡報或是學術海報(research poster)有何異同,其實資訊圖表期盼帶給學生的是文轉圖的視覺化能力,是一種資料處理的過程與轉移的能力,而化繁為簡的資訊圖表將會讓觀眾與講者之間的溝通產生更多連結,較能達到共鳴,也因此整理過後的資料圖表可以藉由不同的媒介與載體去呈現與表達,比方說透過簡報、海報易拉展、專題報告、學習歷程、政令宣導、廣告文宣…等各種豐富的模式,來融入這抓住內心的視覺化溝通方式。

*以上資訊圖表由作者以 Canva 製作提供

 

作者簡介|林冠瑋 Patrick Lin

  • 現任臺中市立文華高級中學英語老師
  • 高中英文教科書及相關著作作者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語言學暨英語教學組畢業

 

林冠瑋 Patrick Lin

作者 林冠瑋 Patrick Lin

更多文章來自 林冠瑋 Patrick Lin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