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診療室】STEAM 和 English的關係是什麼?

By 2018-05-02 5 月 10th, 2019 觀點 Perspective, 教學診療室, 教育趨勢

STEAM 為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以及 Mathematics 的縮寫。STEAM 的概念最早由美國提出,而後由各級學校採用,宗旨希望培養美國國家未來的人才。而在台灣 EFL 的英語學習環境,老師不經會想問同時學習新語言和新知識對學生是不小的挑戰,學生跟不上怎麼辦?我沒有這些領域的專業知識,也可以將 STEAM 融入我的英語教學嗎?要如何檢驗學生英語和跨領域知識學習的成效? 

本文將針對 STEAM ,以老師教學心態、課程規劃及學習評量三方面來回應以上的問題。在開始討論前,我們先來看看本期小調查的結果吧!

老師教學心態三不不設限不害怕不放棄

英語老師群的行內的笑話。每每被問到為何選外文當主修?答案蠻多是因為數理不好,因而選擇外語,也因此英文老師想到要教 science, technology 或 mathematics 往往望之卻步,但若理解 STEAM 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多元能力發展,老師的自我心態可以依下列三點做調整:1.不設限 2.不害怕  3.不放棄

首先我們談談為何「不設限」。如同老師們常有的疑惑「我沒有這些領域的專業知識,也可以將 STEAM 融入我的英語教學嗎?」其實 STEAM 的精神重實作與生活的結合,所以課堂可以延伸的部分很寬廣,過往只為考試而念這些學科的經驗可以被翻轉。依自身經驗,實作後會覺得,其實這些學科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若學生因為上了我們的 STEAM English 課而對這些學科產生了興趣,這樣的結果無價!所以英語老師可以試著不去設限自己什麼能教什麼不能教,試著提供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

此外可能會有老師說,若課堂上我講錯或孩子提問是自己不知道的怎麼辦?這是為何要「不害怕」。若是不確定或不能回答的資訊,就給自己跟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告訴大家一起查完後一起討論。也可以在事前備課時,把可能有疑問的部分做好準備,以防回答不出來的狀況發生。此外更要「不害怕」面對家長,對家長的質疑,一定要把為何結合 STEAM 的原由好好與家長溝通,讓他們理解,取得他們的信任。 

至於「不放棄」指的是對學生不放棄。有些老師對於「同時學習新語言和新知識對學生是不小的挑戰,學生跟不上怎麼辦?」 因為 STEAM 的課程是以培育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為目標,課程中讓孩子願意發言、思考進而創造需要很多引導和課室管理。千萬不要放棄孩子,不要認為他們不可能。給機會是教育跟其他領域最不同的地方。另外,因為 STEAM 是跨科的學習,每個學生學習力本不相同,若學生對於用英文學習 STEAM 相關課程覺得負擔很大的狀況下,適時給予中文協助是必要的。不要因為學生覺得有挑戰而放棄提供他們可能學習的機會。

老師們若能「不設限、不害怕、不放棄」,就可以開始試試 STEAM 教學囉!

課程規劃

受限於時數、教材、教學自主性,每個老師能運用與安排 STEAM English 課程的自由度不同,故以下建議希望能提供老師們做參考。

在任何教學安排前建議先確認以下各點:

  •  教學主題 ( 如食物、節慶 )
  •  教學時數 ( 分鐘、小時 )
  •  預定語言學習目標 ( 包含要學習的單字或句型,依時數多寡而定 )
  •  預定 STEAM 學習目標 ( 可以只選一項如 engineering 或二項 engineering and art,不一定要五個學科都包含 )
  •  所需器具 ( 所需的用品名稱及數量等 ) 

接著根據老師個別教學情況去做 STEAM English 課程規劃,以下就 3 種常見課程規劃來討論:

  1. 依現有課程做安排

利用現有教材做延伸,這邊以普遍教材中都會有的主題:水果,來舉例。

表一

教學主題

Acid-forming and alkaline-forming fruits

教學時數

10 mins

預定語言學習目標

Is a /an ____ acid-forming?

Is a/an ____ alkaline-forming?

Yes, it is. / No, it isn’t.

預定STEAM學習目標

Food science: After digestion, which fruit is acid-forming and which is alkaline-forming?

所需器具

學習單

如表一,先立好目標,老師們再依目標去設計教學活動,這樣的安排老師可針對原本現有的課程內容做延伸,不會太突兀,只是老師必須花些時間去思考如何延伸或設計學習單。進行的時機可以選在每單元教完後做延伸,亦或每次上課利用 10 分鐘針對課程內容做小的 STEAM,例如在課堂中教完水果的單字後補充 acid-forming 和 alkaline-forming 的意思,之後並發下 acid-forming 和 alkaline-forming 的學習單給學生,讓學生回家查各水果酸鹼性並填入,下堂課利用 10 分鐘做討論分享。 礙於時間限制,這樣的課程規劃雖無法做到大一點的  project,但日積月累下來,學生 STEAM 能力還是會有所成長,這樣的規劃適合課程內容較不自主亦或教學時數有限卻想融入 STEAM  的老師。

  1. 依節慶做安排

以一週上課二次,一次上 1.5 小時的班級為例,可於節慶前三週每堂花 30 分左右讓學生做 STEAM 相關活動。以復活節來說,若四月初為復活節,大概在三月中就可開始安排。一開始可以復活節繪本帶入或從簡單的提問開始,如世上哪種生物的蛋最大顆?接著孩子分組回家找資訊,訓練搜尋資訊的能力接著進行分組討論,並統整結果跟全班做報告。接著可安排與蛋有關的 projects 如:蛋在不同液體沉或浮的實驗 ( science ),用黏土和彩蛋做蛋的堆疊 ( engineering ),蒐集家中蛋殼做成蛋殼拼湊畫 ( art ),也可讓學生分組用 kahoot 設計與蛋有關的英文數學應用題考彼此  ( technology, math ) 等一系列的 STEAM 活動(見表二範例)。依節慶安排 STEAM 課程的好處是老師可在各節慶區間做短暫休息,而許多網路上資源也依節慶分享,只要輸入關鍵字如 Easter STEAM activities 就會有很多教學活動可參考。

表二

教學目標

Make the tallest egg pile.

教學時數

30 mins

預定語言學習目標

句型

______’s egg pile is the tallest.

______’s egg pile is taller than _______’s.

單字

pile/ stick/ clay

預定 STEAM 學習目標

Engineering: how to make the tallest egg pile with limited eggs?

所需器具

學習單

塑膠彩蛋 30 顆

黏土 3 包

  1. 依每月主題做安排

老師可規劃一月一主題,如:一月植物、二月動物……等往下延伸。每次上課用 15~30 分鐘在同一主題下做 STEAM 延伸活動,月底最後一堂課做總成果發表分享。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每一個主題有更深入的探討,適合想將 STEAM 完整融入教學的老師。

以下有一些網站及教學資源與大家分享:

  1. Everyday we play 365: 為台灣的 STEAM 網站,提供 STEAM 許多資訊和教學資源。
  2. Teach beside me: 一位原本為老師後來帶孩子自學的美國媽媽所成立的網站,網站中有很多教學點子,註冊後可獲得免費學習單下載。
  3. Left brain craft brain – stem & steam activities for kids ( FB粉絲頁 ): 常有很有趣的 STEAM project 分享。
  4. Babble dabble do ( 有網站,FB 粉絲頁及 Youtube 頻道 ): 網站中很多創意 project。

學習評量

最後,老師對於在 STEAM English 教學中常有「要如何檢驗學生英語和跨領域知識學習的成效?」的困擾。由於 STEAM 課程是以學生實作為設計基礎,傳統紙筆評量則可用於評量預定學習語言部分。另外建議能利用同儕評量,並加上能學生紀錄操作過程的檔案式評量 ( portfolio assessment ),才能讓 STEAM 的學習得到較完備的紀錄。例如:學生 Paul 在學習過程中去檢視自己是否在溝通上有所成長,可以讓同儕間利用簡易評量表評比 ( 見表三 )。

表三

YES

NO

Reasons

1.      Paul listens to me.

 

 

 

2.      Paul tries to tell me what he thinks.

 

 

 

3.      I can clearly understand what Paul tries to tell me.

 

 

 

而檔案式評量可以將每份同儕評量表納入檔案夾中,另外加上課程學習單、學生作品等來紀錄學生的學習歷程並藉此提供學習成果依據。

結論

跨領域專長統整運用是未來人類可以與機器人競爭的優勢之一,STEAM 教學強調的跨領域及其相關能力培養均是培育未來人才的核心,因此 STEAM 與英語教學的結合勢在必行。雖然在一開始執行 STEAM English 課程一定有很多要建立和要調整的部分,但有開始就會有累積,教育的力量就是一步步積沙成塔。以上與老師們分享,方式和內容沒有絕對對與錯,只有適不適合,很希望有機會能聽聽老師們對以上分享的想法,有不足需要補充或建議的部分歡迎大家透過 Caves connect FB 留言,最希望的是結合大家力量一起讓台灣的孩子受惠!

 

作者簡介│Ring Lin

  • 大學業界講師、專案講師、各大書局師訓講師
  • 美語教材編寫
  • 兒美及成人教學 17 年經驗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