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早期的閱讀測驗題目多半只注重擷取文章中的片斷訊息,無需通盤閱讀並理解全文,即可針對題目找到相對應的關鍵字句,並利用作答技巧正確答題(如圖一的基測考題),學校的英語閱讀教學自然也著重於此。然而,如今不論老師或學生應該都已深刻感受到閱讀測驗的層次提高了許多,因此「英語閱讀的教學策略」也勢必要有所調整。
(圖一:如果看到當年基測的程度,學生說不定會覺得生不逢時。)
2000 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簡稱 OECD)開始舉辦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每三年分三個領域輪流測驗世界各國中學生的學習現況,並評量學生是否具備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其中,「閱讀領域」著重閱讀的歷程(Processes)、文本(Text)以及情境(Situation)三方面,如下圖二:
(圖二資料出處:How PISA-D measures reading literacy)
其中「閱讀歷程」(Processes)主要評比能力為:擷取與檢索資訊、統整與解讀、省思與評鑑。此篇文章將以此三層次為主要方向,闡述如何提升學生深度閱讀理解:
- 擷取與檢索:從文本中找出需要或重要的資訊。
- 統整與解讀:不再只是從文本中找到單一訊息,而是要能掌握全文內容,正確歸納、解讀文章帶出的資訊。
- 省思與評鑑:此層次更上一層樓,加入了思考、判斷歷程,讀者需將從文章中學習到的內容,結合原有的知識、經驗等,以文本中的訊息舉證說明,提出自身觀點。
針對以上三種層次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建議老師在平日課堂中就透過有層次的提問設計,帶領學生以探究思考的方式來進行對文章內容更為深化的認識與學習。以下就以與學生共讀英文繪本的提問設計,示範如何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進而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閱讀理解力。
提問範例
繪本大師 Anthony Browne 的經典繪本《Piggybook》既探討家務分工,也能延伸談及性別議題,在課堂中如果只著重在單字與文法教學可說是相當可惜。教師可以扣合 PISA 閱讀三層次,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核心能力:
第一層次:「擷取與檢索」從繪本插畫或是文本直接找出內容線索。提問內容可以是……
- 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Who are they?
- What is their relationship? How do you know?
- In the beginning, who did the chores at home?
- Name 5 things that turned into pigs.
第二層次:「統整與解讀」著重於對文本的歸納、解讀。提問內容可以是……
- Why did Mrs. Piggott leave?
- Why did Mrs. Piggott call her husband and sons “pigs”?
- When Mrs. Piggott left, what changes had happened? Why did they happen?
第三層次:「省思與評鑑」引導學生思考與判斷內容涵意,並與生活連結。提問內容可以是……
- How do you think the family’s life would be when Mrs. Piggott came home?
- What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wants to convey by writing this story?
- Does reading this story make any changes to you? What is that?
閱讀教學時,如果能加入這樣有層次的提問設計,英語閱讀就可以跳脫單調的語言訓練,走出其深度!教師可依照學生程度、學習年段,在帶領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或閱讀後,進行適合各階段由淺到深的提問。這樣不僅可引領學生享受文本,更能養成「閱讀即思考」的習慣,透過持續閱讀與有內涵的提問,不斷鍛鍊自己的思考力。如此一來,閱讀理解力的提升將毫不費力、指日可待。
更多李貞慧老師好文分享:
作者簡介|李貞慧
- 國中英語教師
- 英文繪本教學推廣講師
- 著作《繪本 100+,輕鬆打造英語文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