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與教學】從英文學測考題剖析五大素養考題趨勢

By 2022-05-17 5 月 7th, 2024 觀點 Perspective, 教育趨勢
Why Read This?
素養是近幾年來命題趨勢,除了反映出教學內容的加深加廣,臺灣各類大考也希望藉此與國際考試接軌,因此考題的設計有了不少重要變化。本期文章廖婉雯老師藉由剖析臺灣英語學測命題,提供英語老師們逆向設計的教學參考,以利引導學生在思考及運用英語上能更加靈活。一起來學習!

108 課綱重視核心素養。如上篇文章所說,核心素養重視培養學習者可以遷移的核心能力,以英文科的閱讀教學為例,可遷移的能力包含擷取訊息、統整推論、省思評鑑等,而這正符合近年來大考試題的命題方向。筆者檢視了歷年英文科學測試題,歸納出五大試題重要變化,希望透過這些分析,提供教師設計英語課程時可用的逆向設計(backward design)方向:

一、全篇性閱讀|需要跨段閱讀、通篇理解才能正確答題

以 110 年學測第 47 題閱讀測驗題為例(見下圖),該文章介紹護照的起源及歷史發展。從題目顯現出跨段閱讀的需求,過程中學生需不斷接收資訊進行判斷,並依此抽絲剝繭,最終找出正確答案的訊息整合能力,其實就是素養力。 

(點圖可放大)

二、多樣性考題|出現「圖文轉譯」及多元閱讀素材

圖文轉譯題為讀者理解文本後,必須進一步將文字敘述轉化成視覺圖片。筆者觀察到新課綱上路之後,已連續三年學測試題(109~111年)都出現了「圖文轉譯題」,此類題型可判斷出學生是否具備提取訊息、統整解釋的能力。如果學生只是掌握幾個單字、片段的敘述,而非全面理解,就容易受零散資訊所誤導,選擇了「看似符合,但並非  100% 正確」的選項,如:109 年試題(見下圖)。

三、讓思考可見|用試題看出學生推論的思考脈絡

111 年學測首度出現混合題(見下圖),學生需從兩位奧運難民運動員的故事進行推論,才能展現出對文本的全盤理解。

其中第 47 題雖然是找出關鍵資訊的題目(如下圖),但有別於傳統閱讀測驗只要找出單一句子或段落即可回答問題,學生若要答對,必須具備閱讀後統整歸納資訊的能力,很難憑空猜測並隨意填入一個單字。換言之,學生在閱讀時如果不是真正理解文章是無法作答的,也無法像傳統選擇題,從四個選項中任選,就有 1/4 的答對機率。因為新題型中,文章中每個單詞都可能是答案,大幅降低猜測的機率。這也是混合題題型當初設計的用意 — 避免亂猜。類似 PISA 全球性考試,即使是選擇題,為了評量學習者能從文本線索合理推論出答案,甚至會要求答題者在選擇某一個選項之後,進一步說明此一選擇背後的依據(可參考上篇文章 PISA 試題舉例)。

四、培養高階閱讀能力|分析、評鑑、比較、歸納等等

除了首次出現混合答題方式(選擇+簡答,見下圖),大考也採取雙篇短文閱讀的題型。這種題型在英語檢定考試(例如:多益)相當普遍,學測則是首次出現。這類題目較具挑戰性,因為雙篇短文閱讀通常文章長度較一般閱讀測驗稍長,此外,題目除了評量答題者是否能掌握字面訊息之外,通常還需要進一步將訊息分類比較,找出事實或事件之間的關聯性,如下方混合題中的第 49 題。此種針對兩篇文本的訊息加以分析、進行比較、找出關聯、歸納觀點等,都屬於較高階的閱讀能力。

五、超越文本閱讀|理解弦外之音以及寫作意圖

此題型在大考已行之有年,而且出現的頻率不低,常見的題幹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作者用什麼方式來解說?」、「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等,都屬於閱讀理解中「省思評鑑」的能力,而省思評鑑即是能夠在不同文體中遷移的能力,也是本文一開始所提到的素養。在此以筆者的校內定期考題為例(見下圖):

以上兩題諸如「了解作者的態度、語氣、目的、與寫作手法」的命題設計,都是超越文本的範疇,目的在評量讀者是否理解作者的弦外之音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讀者在作答時必須找出文本中具有說服力的證據或線索,將作者在字裡行間隱而未見或隱約呈現的意圖與看法「有憑有據」地推敲出來。

總結

傳統評量著重「事實的記憶」與「知識的理解」,並非這兩者不重要,學生具備基礎知識,才有可能進行高階的閱讀。然而,所謂「素養導向的評量」,目標在於超越這兩項能力表現,重視更高階的能力。而高階能力可節由課堂中「好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下篇文章將延續本篇文章的主題,進一步探討「教材當中怎麼樣的問題設計,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與理解,協助老師進行素養導向的教學?」敬請期待。

(封面圖片出自 Freepik

  

更多廖婉雯老師的好文分享:

數位教學如何因應學校進度的挑戰

數位時代裡的教學新樣貌

給老師們的數位教學小錦囊

讓數位點亮教學

數位裝置:創新教學,翻轉學習

數位教學成功與否,親師溝通不可少

【CC 前線直擊】 愉快的學習氣氛,讓教學成效 1+1>2

【素養與教學】 撥開素養迷思,釐清英語教學與評量目標

 

作者簡介│廖婉雯

  • 現任臺北市立大直高中英文科老師
  • Apple 傑出工作教育者、Google 認證訓練講師
  • 109 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創新教學工作創新教學獎》 高中教師組優選
  • 2021 年 LTTC 素養導向英語評量命題徵選高中職組佳作獎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