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規劃特色
這次的拜訪行程中,特別與四所教育機構有了深度訪談,發現在教學目標上,中國與韓國共同的交集是培養學生面對未來各種考試的能力,而且都將學習時間極大化。 以韓國為例,由於學校放學時間較早,每週學生在補習班進行英語學習的時間約為 6-8 小時,比一般台灣學習時數多出近一倍(在此以坊間補習班上課時數 4 小時/週為依據)。這也就不難理解,韓國出版社所出版的輔助教材有許多都是一個級別就需要三冊,因為上課時數多、上課節奏快,讓學生透過課程大量的吸收語料成了韓國課程規劃的特色。
作者心裡話 在深入了解及看到評量數據後,發現這並不代表學生內化的程度也會比較快,但這又是一個探討的議題,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囉! |
在中國,則是運用課後線上練習及錄播課(將課程內容拆解成更細的節點,預先錄製教學視頻)來延長學生學習的時間。由於學生放學後須趕場於各類培訓機構之間,因此英語班實際上課的時數平均來說與台灣相近。為了讓學生的程度可以更加拔尖,中國的培訓學校大都善用科技工具,提供學生在課後做大量的線上練習。將課程錄製成更細微的解說視頻,透過數位連線讓學生隨時可觀看,並在必要的知識點加入互動練習及評量,而這些所有的數位足跡累積成大數據後,反饋作為課程規劃及教學方式的修正依據。 另外,「閱讀」在中國是相當被重視的課程。因此,各種具備課程規劃的讀本館或繪本館也大受歡迎。在這次採訪的培訓機構中,就有一所設有 30 個讀本館,分佈在社區及購物中心內,全課程將讀本閱讀分成 13 級,每級平均需完成 50 本讀本,落實了學生的廣泛閱讀。
作者心裡話 中國善用科技及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是英語教育兩大趨勢,也是台灣可以借鏡的地方,如果可以在教學品質上可以加速改善,相信對全面提升英語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
- 社會氛圍影響學習趨勢
拜訪韓國的此時,其國內剛完成今年的「大學修學能力試驗」(相當於台灣的大學入學考試)。在韓國學習宛如一場戰爭,時時處在高壓狀況,從小的教育就是在不斷與別人比較中成長。在拜訪期間,無論是出版社或教學機構,也都透露這樣的高壓競爭環境,在學生間甚至流傳「四當五落」,指的是學生若一天只睡 4 小時,就有機會考上好的大學,但一天如果睡滿 5 小時,那就只有名落孫山的份了!
作者心裡話 雖然在業界,韓國的英語教材內容上時常有創新的想法,但在這樣高壓競爭的氛圍下,當我問了 STEAM 是否也在韓國的英語教學界形成風潮時,也就不訝異地得到難以施行的回應了。 |
中國又是如何的一番風景呢?如大眾所知,這是極力要力爭上游的社會,因此來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渴求是強大的,學生的壓力自然也不小。從學校午間休息的 2 小時,還可以開展出「午托班」(指利用午休時間進行加強的補習班)的龐大商機中可一窺究竟。整體來說,中國的家長認為進名校才是成功之道,因此對於教育的投資不手軟,教育在當地是可佔家庭平均支出的第一名。
作者心裡話 這次讓我感到詫異的是,竟有家長願意花 20 萬人民幣(約台幣 90 萬)的代價只是為了取得進入私立學校的門票,果然是水大魚大,也能見中國家長對於教育願意付出與投資。 |
- 我們不一樣,也都一樣。
這次的拜訪行程還有許多的點點滴滴未能一一詳細跟各位分享,但筆者歸納了三個國家對語言教育最大的「不一樣」與「一樣」: 真心認為,三個國家的不一樣之處在於語言教育的強項各有差異;中國善用科技的力量、韓國著重教材創新、台灣則是在實務教學上既扎實又有創意。 約翰.杜威曾說:「教育真正的目的,在於為孩子的正常生活提供積極的幫助。」十天的參訪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即便是不同的經濟規模、不同的文化體制、不同的教學思維,但大家都一樣很努力地為未來的教育找出路、探究各種可能性,希望可以成就孩子更多。 最後要分享一個令人感到驕傲的事情。在訪談的過程中時常會覺得,台灣的語言教育工作者對課程規劃及課程整合的細緻度遠遠勝出,這是台灣經過 30 幾年的練功所鍛鍊出來的軟實力,也是我們可以為孩子帶來更好的學習的深厚基礎!
(封面圖片出自 Freepik)
更多鄭正懋 Joseph Cheng 經理好文分享:
【CC 前線直擊】 專業經理人帶你探索 ELT 新趨勢 (上)
作者簡介 │ 鄭正懋 Joseph Cheng
- 敦煌書局專案經理
- 多年浸潤於英語教學產業、出版及趨勢觀察經驗
- 終身志為英語教育奉獻的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