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這樣的學習場域,師生免不了會有進度壓力,國、高中更是如此。在升學導向的學校,每週 5~6 節的英文課要上完課本以及補充教材(例如:單字、文法、閱讀測驗等)對英文老師而言已屬不易,究竟老師要如何排除困難,想辦法在有限的授課時數內,擠出時間來進行數位教學活動,而學生又不會覺得活動與考試無關,因而輕忽此一活動的價值呢?
我們先來看看以下由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所發展出來的學習金字塔,圖表顯示,如果老師純粹以講述(lecture)的方式授課,學習者在兩週之後只會記得 5% 的內容,但是如果使用操作的方式(practice by doing)來教學,學習者記得的內容可以提升至 75%,兩種教學方式的成效相差之大,不容小覷。
回歸到「老師如何在教學進度與數位裝置的使用之間取得平衡?」這個問題,如果老師換個思考方向是「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東西了嗎?」,而不只是「老師課程教完了嗎?」,答案將顯而易見。老師們與其要求學生在一週 5~6 節的英文課全程乖乖坐著聆聽老師講述,這樣的教學成效,可能還不如適時挪出一節課,讓學生從實際操作中學習來得顯著。
以筆者的經驗為例,筆者通常會利用 6~10 節課的時間上完一課(lesson),除了常見的教學活動如:影片學習、分組討論、寫學習單、口頭報告之外,筆者還常常設法挪出 1~2 節課的時間讓學生使用數位裝置進行相關的操作性活動,除了藉此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學生的學習之外,也是以課本的主題為基礎,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內容加深、加廣的工作。舉例而言,針對課文,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意、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筆者曾經進行過的活動包含:
- 利用數位裝置錄製有聲書,增加學生口說的機會。
- 善用應用程式將課文複雜的文字繪製成心智圖(如下圖所示),鼓勵學生主動閱讀,並訓練他們組織統整的能力。
- 要求學生在線上平台(例如:storyjumper)創作英文故事書,希望藉此讓他們跳脫框架、發揮創意,並培養文字表達能力。
- 應用數位裝置及免費應用程式(例如:Adobe Spark)製作投影片,並且錄音解說、分享,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進行上述的教學活動時,筆者有很深刻的感觸,中學生與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方式非常不一樣。成年人上課比較能夠自律,就算老師以講述的方式授課,沒有其他活動輔助,他們也會盡可能打起精神,想辦法保持專注;然而,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沒有興趣,就可能干擾老師上課,或是眼神空洞、心思飄渺,有些專注力欠佳的學生,更是在開始上課沒多久就進入「睡眠模式」,這樣的情形只讓用心備課的老師備感挫折,也反映出真正的問題 ─ 學生雖然有到教室上課之名,卻沒有真正學習之實。
針對上述現象,筆者的淺見為:學生需要的是符合他們的學習需求以及滿足他們學習期待的活動,因此如何設計出有意義且有趣的教學活動,就成了教學者的首要之務與挑戰。自從筆者開始在課堂上融入多元的數位教學活動之後,筆者觀察到學生比較願意主動參與學習,這些活動除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也在引導學生明白抄寫、記憶、背誦並非學習的全貌,思考、組織、分析與創作等能力的培養在學習的過程中同等重要。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大部分的高中生仍舊以通過升學考試為目標,因此對教學者而言,講述、解釋、抄寫等協助學生準備入學考試的教學方式在所難免,然而學習這條漫漫長路如果要走得遠、走得久,興趣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許無法撼動考試至上、分數第一的升學制度,但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去激發或維持學習者對於語言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離開學校後,還願意憑著這一點興趣而繼續走在語言學習的路上,便是教學工作者的挑戰,這份挑戰或許顯得理想或浪漫,卻是遠遠比學生成績單上的數字更有意義的目標。
作者簡介│廖婉雯
- 現任臺北市立大直高中英文科老師
- 榮獲臺北市第 18 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特優(合著)
- 參與酷課雲十多支線上英語教學影片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