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數位腦袋來教學 ≠ 換個腦袋來教數位

By 2017-07-07 5 月 21st, 2021 數位教學, 觀點 Perspective, 創新教學

一間數位英語教室應該有著怎樣的樣貌?
電子白板?電子講桌?無線網路?還是學生人手一台平板?

在告訴你我的答案前,我想先說說兩則小故事,順便提出兩個問題。

其一、

每學期一開始,我都會請學生自行擬定「個人英文精進計畫」,並提出一份「學習提案」,內容是如何在接下來的一百天利用課外時間提升自身英文程度。每次我都會收到五花八門的計畫,精心設計的提案也顯現學生的雄心壯志。

接著,期末到來,學生必須在眾人面前報告自己的「百日計畫」。
不意外地,每學期總有約一成的同學說出:「But I didn’t make it.」

有趣的是,失敗者多半不是計畫不周的同學,而是開學時提出完善計畫的同學。
老師們猜得出原因嗎?

其二、

和一般人相比,我應該算對科技產品頗為上手(tech-savvy)。所以,嘗試數位教學時,我就打算要完全數位化。教材放在線上讓學生取用(取得途徑當然是合法的!)、大量使用網路資源進行課堂活動等做法,相信現在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但在當時的確頗受好評。

這個故事的重點其實不是數位教學的好處,而是點名這回事。

既然決定要完全數位,點名時還拿著點名簿不免有種功虧一簣的感覺。所以我將點名單上傳到 Dropbox,每次上課時就用 iPad 直接在上面編輯。剛開始一切照計畫進行,甚至同事看到我用 iPad 點名,直說也要試試。

這一切的美好在學校網路不通的某一天宣告中止。

因為連不上 Dropbox,只能拿張紙讓學生簽名,課後再補上點名進度。回家後,看著那張紙,突然發現我自以為的數位教學其實有很大的盲點。各位看出來了嗎?(寫到這覺得自己是很要不得的作者,連問了三個問題,卻又不馬上給答案。這可是美式英文寫作的大忌啊!)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周延的計畫無法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人性」。這裡說的不是懶惰或拖延這樣的天性,至少ㄧ開始不是。事實上,許多失敗的同學都是考高分的學生,在各項作業與活動中也表現優異。我問過他們,得到的答案和第二個故事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他們在途中因為某些事耽誤了計畫,一旦計畫不再完美,繼續下去的動力頓時不見,接著計畫就慢了、偏了、失敗了。

換句話說,計畫得再完美,如果無法持續與應變,這一切很可能是白搭。

數位教學也是如此。如果你一定要等到計畫完美或設備完善,一旦意外發生(Trust me. Techno hazards happen, always.),整堂課就可能因此進度延誤。

其實,傳統教學時,老師們多半備有 Plan B,以防意外發生;數位教學時,卻常常只能感到驚慌和抱怨設備不足。
這就牽涉到數位教學容易遇到的另一個問題,也就是我剛剛所說的盲點了。

數位教學的盲點在於過分依賴與欠缺效益。

我們常假設機器一定很方便、事半功倍,事實上,我們常常花費很多時間在設計數位教案與架設機器,卻很少省思這麼做的效益為何。故事中的數位點名,其實只是用了貌似高科技的方式做了一張紙就能完成的事。

同理可證,如果你在教室裡連上電腦、登入網路、架起投影機,只為了放上教材 PPT 或幾分鐘的影片,那可能不是數位教學,而只是告訴學生這堂課有這些內容,效果和傳統教學相比不見得會更好。再來,這麼做麻煩又耗時,所以老師們應該也不會有餘力再做更多努力了。

最後,來說說我心目中的數位英語教室吧!

其實很簡單,無論教室中的電子設備有多陽春,老師一定要能找到玩設備的最大可能性,這些可能性不應該只是新奇,也不能只是取代原有素材就可以做到的事,所以老師們要增進的不只是教學設備,而是數位教學魂啊!

下次,我們來聊聊怎樣培養數位教學魂吧!

下期預告:《教與學的曖昧興味》

 

作者簡介|Freeman Kao

  • 15 年以上國內外英語教學經驗
  • 現任台北市立大學、世新大學英語系講師
  • 專長數位教學、聽說讀寫四技養成與課程設計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