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書時,一談到英語教學理論中各式各樣的「_____導向教學」(____-based learning/teaching) 與當中「縝密規劃」的設計細則,不少人就開始頭痛,筆者也不例外。從 Caves Connect 動指小調查中,可看出約有六成的教師表示對「專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任務導向學習」(Task-based learning, TBL) 和「學習者中心教學法」(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的區別不甚了解。(請見圖一)
(圖一)
簡單來說,PBL 與 TBL 都是以學習者為教學中心的學習法,目的皆是幫助學生從被動接受語言知識,轉化成主動的語言使用者。差別在於 PBL 更強調要讓學生從頭參與發想,過程中以盡可能使用目標語 (target language) 為目標,建構出完整的學習歷程;而 TBL 則著重於讓學生使用目標語完成具體任務,任務核心是真實生活中會面臨的語境,但老師必須選定任務並進行許多前導語言教學與練習,以確保學生在達成任務時能使用正確的語言,離學生自主稍微遠了一點。(請見圖二)
(圖二)
PBL 教學設計原則是什麼?
PBL 源起於杜威 (John Dewey) 倡議的實用主義哲學 (Pragmatism),他認為「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is not preparation for life; education is life itself.),透過實踐行動取得經驗的每一個過程都是教育的體現。而「專題教學法」(Project method) 則是被視為杜威理念的繼任者 William Kilpatrick 在 1918 年第一次提出,認為學校課程與活動應以單一主題為中心、多元發展,讓學生探索環境、體驗生活,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目標。現代學者加上 “-based” 應是現今社會發展已較一百年前複雜許多,學生會面臨到的生活挑戰更勝以往,學校與老師無法複製出真實情境以供學習發生,轉而將情境所需的實踐過程提煉成學習目標,藉由熟悉這些目標,讓學生未來也可以運用同樣的原理於生活之中。
PBL 在設計課程上期待結果有三種,執行時擇其一即可:
1. 設計或創作:可以是設計創作出真實的作品或表演,也可以是規劃一個完整的活動。
2. 解決真實問題:可以是真實發生在周遭的問題,也可以是透過模擬發現的問題,結果是要能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3. 探討主題或議題:藉由研究一個特定主題,學生發展出自己對某項議題的看法。
以上的教學設計原則是「建構模式」,老師透過結構良好的活動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學習歷程〈但不侷限〉,舉例如下:
(圖三)
大部分習慣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習者一開始會放不開手腳,提醒老師在初期的活動設計上要留有教學彈性與時間,讓學生適應主動參與沒有既定規則,以及他們才是 project 的主導者等觀念,才能進而真正體驗與實踐。
當然,這些目標的達成除了學生的主動性,也需要學校與老師用開放的心態,營造出一個讓孩子願意互動參與的環境。
PBL 教學如何實踐 12 年國教中強調的核心素養?
12年國教中的核心素養 (competence) 注重培養學習者從小對生活中的議題連結與知識運用能力,正好與 PBL 的教學理念相符。如果落實 PBL 教學,讓學生從專案/題學習過程中,建構出能運用到生活的思考模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則素養培育已然成形。
老師們也許已注意到 PBL 教學需要長時間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也可能因教學現場的諸多限制而有所疑慮。其實,PBL 不用一定要在完整的課綱下才能實行,老師們如能嘗試撥出課堂部分時間進行 mini projects 建立學習模式讓學生練習提問、研究、思考、解答等重要能力,已是往素養導向的教學邁近一步了。
PBL 教學在評量上該如何才能客觀公平?
有別於傳統老師主導的教學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PBL 的評量較難有固定的評分標準,一般會鼓勵老師採用多元化的評量法,如:動態評量 (Dynamic assessment)、歷程檔案評量 (Portfolio assessment) 等,避免以單一標準量化學生學習成效。但是缺乏標準答案也容易讓老師、學生與家長三方對結果的公正性產生疑慮,這當中的重點不是「答案」而是「標準」,建議老師針對該課程的教學目標設定具體的評分量表 (rubrics) (圖三中任一箭頭代表的過程都是可以設置量表的時機),並花時間與學生討論量表可行性以及如何達標,雙方藉由這樣充分的了解就可以增加對結果公平判定的一致。
作者簡介| Freeman Kao
- 15 年以上國內外英語教學經驗
- 現任台北市立大學、世新大學英語系講師
- 專長數位教學、聽說讀寫四技養成與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