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前線直擊】科學跨領域教學三大課程設計原則

By 2021-01-12 4 月 1st, 2022 觀點 Perspective, 跨領域教學
Why Read This?
科學學習重在探究與實作,但實行跨領域教學時該如何兼具科學與英語學習呢?自然跨科陳佩雯老師將分享三大教學原則,讓英語老師在設計跨科學領域教學時,能更全方位思考跨科學領域,一起來學習!

科學領域主在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素養:善用科學知識與方法,來積極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能透過科學知識,學習欣賞大自然之美,並珍惜自然資源。也因此,科學領域的教學強調透過脈絡化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與實作」,將驗證的結果應用在生活各領域,進而內化為生活素養。

(圖為作者課堂實境)

筆者任職的國小歷經轉型,一直積極推動雙語科學教育。在此分享英語老師在跨領域教學時可以採用的科學教學原則:

  • 課前分析「學習重點」

備課時建議如下:

1. 先瞭解科學學科與英語領域之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例如:科學學科要的是_____學習,學生應該要達到______(表現);英語領域要有______學習,學生應該要達到_____(表現)。

2. 擬定教學主題後,摘出課綱中相關的學習重點之核心概念、探究能力、科學的態度與本質。以「磁力單元」為例,學習重點概念為 “Determine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 of mag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objects while not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3. 以英語溝通互動的起始概念,從「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及「如何處理訊息」開始規畫教學內容與活動。以同一單元為例,英語溝通能力為:

  • Listening: Point to the stated pictures (words).
  • Speaking: 

          – Name the objects or pictures: Can you tell me what this is?

          – Answer WH- Questions: What is a magnet? What things can be attracted by magnets?

  • Reading: Match the icons and symbols with the words.
  • Writing: Find the important ideas as you read the text, and then fill them in the worksheet.

   

  • 教學活動設計兩大要點

 階段性發想課程:

  1. 以學生為中心開始發想,考慮學生的學習背景與需求來建構教學內容,先分析「大概念」的課程目標。
  2. 再發展對應目標的評量策略(包含期待學生的表現重點,例如:能閱讀並重組句子等等)。

      3. 最後產出教學流程。

以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為目標:

「實驗/觀察活動」為科學課程之特色,學生透過「動手操作及思考驗證」學得科學概念及態度。因此在備課時,應著重如何符合科學正確性、邏輯性,能透過提問引導解決的概念並運用在實驗/觀察活動上,讓學生自己建構出正確的科學概念,是老師在備課時必須花時間先收集資料或知識的。以下提供科學課常用句子,方便老師們設計提問:

觀察活動上可以這樣問:

  • Have you ever seen ….. like this before?
  • Why are ….. good to use when ….?
  • Why is it helpful to …..?

【目的】增加學生觀察與發現的能力

反思觀察上可以這樣問:

  • How can you improve your design? Tell me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 How would you redesign your solution so it works better?
  • How did you change your design after you tested your first solution?

【目的】增加學生發展自我修正能力

  • 教學後檢討

教學結束後以三個面向檢討:

1. 學生學習:包含學生在該課堂中學習成功或困難的部分,以及學生對挑戰問題之反應或小組間合作學習的結果等。

2. 教師教學:包含教師在課堂中的活動設計、教學方法、使用器材等,以這些運用是否達成教學成效,而這些引導與串連的過程與學生的反應是如何…等。

3. 評量結果:包含課堂運用到的各種評量方法、功效或限制。

結論

跨領域教學需要有多元的思考模式,先聚焦再轉化於學科內容上,例如上一篇舉例的聲音單元,當我們把綠豆粒放置在鼓面上敲擊,藉由綠豆彈跳讓學生感受發聲體的振動。這時要思考看到的現象所表示的意義,這不代表聲音可以觀察得到,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振動。多把教學活動後面代表的科學意義澄清並帶入語言溝通互動的功能性,突顯英語是獲取新知的工具,是科學與英語跨領域重要的一環。

建議英語老師們多參加跨域相關講座,平日也可多收集相關資訊,建構出生活化、實用化的有感英語環境,具體落實「以學生學習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的雙語教學理念。科學領域課程是從真實情境出發,讓學生以多元觀點來理解世界,培養生活素養,這非常有趣,同時也能拓展眼界呢!

(本文相關照片皆由作者提供授權使用)

 

更多陳佩雯 Annette老師好文分享:

【CC 前線直擊】雙向學習跨領域教學—自然專科老師分享如何進行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陳佩雯 Annette

  • 台北市文昌國小學務主任/雙語自然科學教師
  • 台北市自然科輔導團團員
  • 台北市雙語自然科學教材主編
陳佩雯 Annette

作者 陳佩雯 Annette

更多文章來自 陳佩雯 Annett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