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韓交流】跳脫既有教學模式的任務導向教學法

By 2024-06-18 6 月 28th, 2024 觀點 Perspective, 教育趨勢
Why Read This?
隨著教學年資的增長,教案設計及教學方式常有固定的思考模式。本篇文章整理了由黃翊忠及沈佳慧老師帶領與會教師們,一同以任務導向教學法(Task-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來設計靈活實用的教案,獲得了老師們高評價的回饋。現在就讓我們跟著文字一起來學習!

上篇文章分享了韓國知名出版社 NE_Build & Grow 主編 Michael Ledezma 針對主題式教學法(Theme-based Approach)的設計。本篇文章則記錄臺灣資深教師黃翊忠與沈佳慧老師,分別帶領與會教師與韓國主編進行任務導向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的交流與課程討論。

實際操作時,多數臺灣教師對於將任務導向教學法應用於課程規劃感到陌生,但當小組真正展開架構的討論後,就會發現此方法能更有效促進學生多元運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讓我們一起跟著文字回到精彩現場!

任務導向英語教學三步驟及教學示範

前導

Jane Willis (1996) 提出:「A Task is an activity where the target language is used by the learner for a communicative purpose (goal) in order to achieve an outcome.」翊忠老師以此引導教師們快速入門任務導向教學。佳慧老師則以培養學生跨領域探究技能、思考技能、社交技能、語言溝通技能、自主學習技能來說明教學目標。

TBLT 設計架構

兩位講師以 Willis 的 Task-based Learning(TBLT)框架提出了各自的課程規劃重點,經彙整如下:

(改編出處 JALT Publications

TBLT 架構下的教學範例一

指導老師:黃翊忠

主題:Fun Trip in Wanhua(設計有趣的萬華觀光之旅)

步驟簡述:

1. 任務前活動:由學生討論萬華有哪些有名好玩的地方。

2. 主要任務:

Task:討論中可使用華文或英文,並在小白板上寫下任何點子。

Planning:以學習單(如下圖)讓各組討論點子,接著讓小組練習發表。

Report:各組上台發表。

3. 語言焦點:

Analysis引導學生以 5W1H 方式記錄各組發表中自己感興趣的計畫(如下圖)。

Practice:學生須各自完成指定學習單。

TBLT 架構下的教學範例二

指導老師:沈佳慧

主題:Dream Jobs(夢想職業)

步驟簡述:

1. 任務前活動:以教材音檔播放以下故事(如下圖)。

  • 第一次聽時,以教材音檔播放故事,以提供故事情境。
  • 第二次聽時,引導學生逐字指出所聽到的字。

(圖片出自 Come On, Everyone Book 4

2. 主要任務:

  • 提供可用單字與句型。
  • 引導學生進行 Job Matching 活動,例如:I want to be a fashion designer. I want to create new clothes.

3. 語言焦點:

  • 製作「理想工作」海報(如下圖)。
  • 學生進行分享,教師給予回饋。

活動現場實作分享

任務說明

將與會教師分成六組(每組 5~6 人),並提供不同教材、主題讓小組以 TBLT 架構來進行討論(如下圖)。

將討論後的課程教案寫在海報上,並進行發表(如下圖)。

發表後回饋

雖然在討論時很多小組會在某個點卡關,但在發表時卻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許多有趣的設計穿插在每個主題中,講師更是肯定每個課程都能夠提供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成效。

翊忠老師:「在設計任務導向教學法課程時,如能從團體到個人,對學生學習可以有更佳的成效。」

佳慧老師:「希望能透過這些有趣的課程設計,幫助孩子樂學習、愛學習、自信滿滿!」

常見問題探討

現場講師以教練的角度與老師們進行討論,以下為筆者觀察與文字整理:

  • 問題:「沒有經驗時會不知道如何著手 TBLT」
  • 解答:建議以遊戲、歌謠、生活發想……等來開啟任務。
  • 問題:「學生對於主題能運用的單字或句型不夠多,如何設計?」
  • 解答:討論時以發想為主,可彈性使用中英文,教師從旁提供單字或句型協助。
  • 問題:「需要刻意的分配聽說讀寫練習嗎?」
  • 解答:如能適當運用 TBLT,其實不需要太刻意就能包含 4 skills 的練習。

結論

經過韓國主編的主題式教學法(Theme-based Approach)與臺灣兩位老師的任務導向教學法(Task-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分享,可以看出雙方都很注重語言的實用性,也以不同的方向展現出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視,期許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圖片皆由原出版社及講師授權提供)

Reference: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learning. Harlow: Longman.

 

作者簡介|Lizzy Chen

  • Caves Connect 敦煌英語教學資源互動平台編輯
  • 國小英語代課教師
  • 曾任英語教學書籍編輯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