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對英語教育的熱忱,我希望透過有系統地針對「閱讀教學」與「青少年階段的英語教學技巧」泛談個人淺見,然後以此為引子,期待激起任何對此主題有興趣的老師或學生們的建設性的討論漣漪。
任何教學技巧都教不好一種學生—沒有學習意願的學生。在與許多老師討論教學現場的困境時,這幾乎是所有老師面臨到最實際,最困擾的問題。老師們說,學生有時連書本都不帶,即使帶了也睡一整節課。更甭提教學技巧,要如何讓學生願意上課是他們最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這次,我要先跟大家討論的主題便是「如何讓學生想上課」。
只要「有趣」,學生一定都喜歡上課?你覺得呢?根據你的經驗,真是如此嗎?
上課有趣,老師有趣,課文內容有趣……都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意願。但我的經驗告訴我,「有趣」很有效,但並不保證對所有學生有效。因為要讓每個學生都覺得有趣,有點不太可能。
總有些國高中階段的學生認為,「有趣」很「幼稚無聊」,或「有趣」等於「浪費時間」。更何況,我真的無法,也無力,甚至沒有時間讓每節課都很「有趣」。
總有些課程內容或課程目標是比較難達到所謂「有趣」的境界。總有些時候(例如:月考前)我們有所謂趕課壓力。總有些時候學生會因為某些科目的老師要求比較嚴格,或某些科目考試比較多,而在英文課讀其他科目,或因為英文本來就是他的最弱,最沒興趣的科目,所以對他們而言,放棄英文最容易,最自然。
或者,也許我們誤以為「有趣」一定等於「有效」。總而言之,讓你的課室有趣很重要,但它並非萬靈丹。更糟的是,當學生胃口養大,而你的戲法卻變完了,接下來就是噩夢的開始。
在演講的場合我總是放一張照片,裡頭是一位美國原住民騎著馬,揚着鞭,趕一群牛的銅雕作品,這張照片給了我許多對於教育的聯想與啓發。
想想,若老師就是這位印第安牛仔,學生就是那群牛(只是比喻喔,請勿多做聯想),那麼印第安牛仔要如何趕牛入欄?是不是要有些策略?而這些策略是否要針對所謂「牛性」?因為你趕的是牛不是羊或貓,所以策略一定要因學生而不同。也就是,如果你拿一塊肉引誘牛入牧場,拿牧草試圖讓貓就範,可能你唯一的勝算只剩運氣。
例如:學生一天上課下來,考試卷滿天飛,有時候評量卷一發下來,學生連名字都不寫直接趴睡到考試結束。這時,與其讓學生睡覺不如讓學生共同解題。學生兩人一組,討論答案。兩人的分數一樣,所以學生不會藏私,會努力作答。這模式操作久了,不念書的同學在分組時會被拋棄或埋怨,間接地促使每個人都一定要在共同解題中有所貢獻。再者,我們讓每一小組有一題求救機會,然後會的同學來教不會的小組,幫忙解題且答對的同學加分。這樣學生的榮譽感會被激發,共同學習的氣氛會慢慢形成,如此一來,教室裡有同儕互相學習互相競爭,考試變成學習的另一種有趣又效的工具。
要引發或增加學生上課意願方法很多,但有個關鍵不可忽略 也就是我們要認識坐在教室裡的學生,了解他們之後,才可能設計出真正適合他們的課程與教學策略。在下篇文章中,我們將就如何讓學生樂在上課做進一步深入討論。
作者簡介│林瑩姿
- 成大外文文學所與美國 UC Denver 多元語言教育所雙碩士
- 《教孩子用對的方法學英文》作者
- 中學英語教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