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雙語(多語)人士,筆者很清楚「讓孩子多接觸一種語言是好事」;隨著語言的累積,不論學到什麼程度,都會打開一個難以想像的全新世界,視野也會越趨廣闊。
然而,一個語言要學到能有效運用其實不輕鬆,需要許多努力和心力。所以接觸語言(尤其是非自願)的過程需要是好的體驗,不然很難維持動機。懷著這樣的信念,筆者進行雙語教學時總是邊觀察、邊省思,接下來將與老師們分享所看到的臺灣雙語教學現況,並提供實際有效的做法。
透過課室觀察聚焦雙語教學意涵
臺灣的雙語教學其實還在慢慢具體化,對雙語的解釋想必有所差異。一開始,筆者是以外師身分接觸「雙語教學」,被要求全英語是件自然的事,但也慢慢發現很多人認為無論是外師或臺師進行雙語教學都應該用全英語上課。
以此為前提,接下來就會面臨:「學生聽不懂怎麼辦?」,而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外師講完再請協同老師翻譯,學生因此養成了聽到英文就放空的習慣;若為臺師帶全英雙語課,即便認真提供鷹架協助,翻譯似乎仍是最終結果。不過,同樣的東西講兩次,上課時間瞬間減半,既延誤學科,孩子的英語也不見得會進步。
另一個常見現象是,為了不影響考試和進度,學校通常以非考科優先實施雙語教學。對在主要學科感到挫折、學習成就較低的學生來說,非考科可能是他們發光被看到的地方,如果變成要先跨過英語門檻才能接收這些領域知識,學生的習得無助感可想而知。
考量到教室內學生英語程度兩極化以及累積的抗拒與挫折,筆者認為「雙語教學的確是要用到兩種語言,但不是兩種語言並存就是雙語課;語言的出現時機都要有其功能和教學目的,彈性運用,才能稱之為雙語教學。」
雙語教室中的語言教學與使用
雖然目前臺灣對雙語教育仍有許多看法,也有其挑戰與問題,但身為第一線的我們仍需要先有有效的實行方向。因此,筆者與專科老師進行雙語教學時,會各自提出調整教學的建議,彈性詮釋雙語教學,建立出適合學生的雙語教學模式。
這個模式著重在雙語教學的功能而不是型式。
對英語本來就挫折的 M 型右端學生來說,需要的不是被餵食更多英語,而是要先改變對英語的態度,別急著說服他們喜歡,而是慢慢適應英語也是種語言的存在,就像在生活中選擇筷子或叉子一樣。
也因為如此,不是什麼英語都可以輕易融入,而這也是在設計雙語課程時需要注意的英語功能和教學目的。
在雙語課堂中與專科老師們有個共識:先顧好領域知識,用學生最容易懂的方式和語言教授;接著融入在課堂與生活中都用得到(好用)、可以重複使用的英語(實用);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習慣甚至開始使用所學習到的英語。
比方說,領域專科老師負責領域專業部分的教案,語言老師以語言使用者∕教學者的角度去篩選和設計要融入的英語,採用能讓對英語沒信心的老師和學生都可使用的英語,並以實用、好用為學習最終目標。
綜上,筆者認真研究出「雙語教室中英語融入的建議方法」,並開始在不同場域中與線上老師們分享,嘗試用更簡單清楚的方式讓大家理解「好用」、「實用」的定義。最後以環保常見 3R(Reduce、Reuse、Recycle) 來比喻(簡述如下):
這個簡化教學的雙語 3R 原則得到廣大共鳴,許多參加演講的老師表示鬆了一口氣,開始相信雙語教學是可行的。下一篇會更詳細介紹當中的理論與作法,敬請期待。
(封面圖片出自 Freepik)
作者簡介|施子美 (Dr. A)
・國教署雙語計畫外師
・雙語/英語教學顧問
・國北教大兼任助理教授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