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針引線在圖畫與文字之間【老師有話說】

一晃眼與繪本結緣將近二十年,繪本收藏越來越多,儘管自嘲「真是條不歸路」,還是心甘情願地掏出錢扛回一堆又一堆的繪本。然而並非接觸繪本之始,我便懂得繪本的迷人之處,最初繪本之於我,單純只是英語教學的輔助工具。

從事英語教學的第六年,我由英語補習班轉任公立小學的專任英語教師,當時英語尚未納入公立小學正式課程,我擔任的英語課程屬於實驗性質,三至六年級,每週一節。一班三十多位學生英語程度參差不一,教材著實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於此情況下,繪本開始進入我的課堂。當時我選擇的繪本大多具有三個特點:重覆句型、可預測式的故事、令人驚喜莞爾的結局,這樣的架構符合大班級程度參差不齊的需求,適合當補充教材,延伸主教材句型和字彙的學習,以及當作共讀班書。

爾後隨著閱讀的繪本數量增多,發現原來繪本的題材非常豐富且表現形式多元,數年前,有幸聆聽宋珮老師的大學課程,我才窺得繪本的全貌。宋老師是國內知名的童書譯者和繪本工作者,具文學與藝術史專業背景,長期致力研究繪本,在某次課堂上,老師請大家觀看兩幅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圖並予以詮釋比較,我一向習慣憑藉文字思考感受,沒想到抽離文字,反倒不知從何「閱讀」!這個嶄新且奇妙的經驗啟蒙了我的圖像閱讀,改變我以往文字大於圖的繪本閱讀習慣,也開始意識到繪本的奧妙在於圖文的合奏,恍然大悟以往閱讀繪本未曾細細讀圖,其實只讀了一半。

繪本並非只是有插畫的書,其中的文圖存在各種關係,而趣味便蘊藏於各種文圖關係中。圖畫不只輔助文字,也傳遞文字沒有或無法表現的細節,有時圖畫與文字各自敘述不同的故事線,呈現文圖相悖的趣味;有時文圖合奏創造了故事之外的另一層意涵。圖畫具體化文字的意象,也帶給讀者情感感受、想像空間和令人驚豔的創意,因此閱讀繪本肯定不能忽略圖像閱讀,否則就像夾心蛋糕只吃了表面,對繪本的欣賞便只限於表面,無法真正領略書中的巧妙趣味。

學習閱讀圖像語言的重要性,如同學習閱讀文字,了解圖像符號可以有助於讀到圖畫之中更多的訊息和意涵,讓繪本閱讀更加豐富,就像《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的作者珍・杜南所說:「雖然不一定得學會在圖畫中看到超出故事之外的許多東西才能享受繪本閱讀,但學會觀賞圖畫有助於明白繪本的豐富內涵」(10 – 11)。此外,學習閱讀圖像亦有助於兒童發展閱讀能力、提升美感經驗、培養創意與獨立思考能力。

圖像閱讀能力的建立需要引導和練習,宋珮老師根據理論和實際的教學經驗建議「不論是創作者或欣賞者的眼睛都是可以被訓練的」(「圖畫.畫圖」推薦序),然而引導學生學習閱讀圖像,聽起來似乎屬於藝術領域的教學,是否英語老師也能做到呢?本著好奇心,2010 年我開始在校內成立課後英語繪本社團,在固定的英語課程之外進行英語繪本教學,跳脫單以英語學習為目標,非以學生語言程度為唯一的選書依據,我嘗試讓學生閱讀各種主題和得獎繪本,以各種閱讀策略及活動輔助學生跨越語言的藩籬理解文意,並且加入引導閱讀圖像的活動,不僅讀文字,也閱讀圖畫,不僅只理解故事,也討論故事意涵。

是否透過英文繪本教學,英語老師也能夠引導學生閱讀圖像?是否能夠透過閱讀英文繪本,磨亮讀圖的那雙眼睛呢? 透過練習閱讀圖像,是否可以讓學生更了解繪本是什麼?這些問題是我成立英語繪本社團的初衷,也是我這些年來繪本教學的目標之一,之後三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我針對讀圖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課堂觀察和學生的討論紀錄。

 

【完整專題不漏看】

 

文獻參考:

珍・杜南(Jane Doonan):《觀賞圖畫書中的圖畫》,宋珮譯,台灣:雄獅美術,2006年。

 

作者簡介 │ 黃亦孺

  • 北市大附小英語教師
  • 浪漫的繪本愛好者
  • 具有豐富英語教學和繪本教學經驗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