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有效又有趣:漫談學習共同體

By 2017-01-23 8 月 24th, 2018 觀點 Perspective, 教育趨勢

之前我們談如何與手機和網路為友,這週來談學習共同體。

通常,老師在設計翻轉教室活動的時候,大部分的課程活動都以分組教學方式進行,目的是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一則透過小組成員討論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促進學習趣味。再則,讓每位學生分別承擔細項學習目標, 希冀學生從「實際做」中學。

為何小組討論有助學習呢?為何要一起從「做」中學呢?箇中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小組討論一起學

美國教育大師 Stephen Krashen、Jim Cummins 都有過這樣的研究與實證,發現大部分的學習,兩個人以上之間互相腦力激盪所產生的學習深度與廣度,甚至記憶的長短,都比一個人獨自學習來得有效。因為任何事情經過辯證,在腦子留下的刻痕 一定比較深,所以才會有「印象深刻,記得較牢」的說法。再者,辯證啟動腦子裡非常複雜的機制,包含整理、重組、衝撞或加強層疊舊有知識等動能。所以,有些事 一起學,真得學得比較好,記得比較牢 。

愛因斯坦說,任何人若有本事把看似深的觀念淺化到讓六歲的小孩都懂,那麼他便足以被稱為專家了。整班授課,老師有時不一定有辦法讓每一個學生都領略。小組討論可補足這缺憾。在小組討論中,同儕之間的語言,有時更勝老師,更容易被學生了解且認同。所以小組討論,真有其實效性。

從論述角力中互相學習

小組討論過程中,成員間必有許多角力。角力中,有幾個進程:

1.  熱烈的討論

2. 絞盡腦汁想出一個令大家驚豔的點子

3. 說服別人

4. 比較現有選項

5. 取得共識。

其間,每一個進程都是學習與產出的現場即席展現。討論的時候,懂多一點的人多說一些,不懂的人因此多理解一些。所以,討論,就是一場知與不知的動態關係,是溫和、理性、 學習性、合作等性質的實力表現。

懂的人有機會覆述所學。在傳達訊息同時,也接受其他小組成員的挑戰與檢驗。若無法說服大家,他的論述會因此被取代。但這並非壞事。因為被挑戰的同時,該生也因此釐清其實還「半解」的知識,所以他「學到」東西了!

實力較弱的成員在共同學習中觀察到他人的學習方法,有助改善他舊有且可能比較沒有效率的學習模式,所以他也學到東西了。

共同學習還可讓同學見證同儕之間的實力差距, 因而激起「見賢思齊效應」,達到良性競爭,自主學習目的。

為何要「做中學」?

畢業於哈佛與耶魯大學的認知學習心理學家 John Anderson 曾說,學習要有三步驟:1.輸入 2.資訊處理 3.輸出(Saville-Troike, p.73)。Stephen Krashen 再加上「有意義的輸入與輸出(meaningful input and output)」(Krashen, 1999)。所謂有意義的輸出指的是學習後的產出與學習者本身實際情況有關連。例如:請同學一起討論出目前就讀學校中,最具代表的特色,然後用英文分享並解釋為什麼。當討論的主題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討論結果也百分百展現他們的想法與感受,那麼,英文就不再只是考試科目,而是用來表達己意的工具之一,這就是有意義的輸出。因為切身,所以能引起學生興趣與投入,所以學習更有效。

這就是所謂「做中學」。在實際操作中,腦內神經的連結因為印象深刻而連結更深更牢。這正是為什麼我們一旦學會騎腳踏車,一輩子都不會忘的原因。

了解共同學習結合了小組討論與做中學的核心概念,老師們可以善加利用,同學們更要好好認真投入討論活動了。

 

參考書目:

Saville-Troike, M. (2007). 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 S. (1999).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aredo publishing. Lantoif (2000).

 

作者簡介│林瑩姿

  • 成大外文文學所與美國 UC Denver 多元語言教育所雙碩士
  • 《教孩子用對的方法學英文》作者
  • 中學英語教學講師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