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繪本】繪本療癒學:用英語繪本練習覺察與表達

Why Read This?
成人對情緒的感受往往比孩童更加複雜與深層。如能帶領成人學習者透過繪本中的文字與圖片來理解與排解情緒,相信在心情的抒發與英語的學習都能有所收穫。本期文章由鑽研繪本與英語教學已久 Barbara Lin 老師,分享運用繪本結合成人英語課程的範例,絕對適合教師與學習者一起試試!

學英語只是背單字、練文法嗎?對成人學習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透過語言說出心裡的想法,並在學習中找到與自我的連結

繪本,正是讓這個過程更有溫度的媒介。

本篇教學規劃將示範如何透過繪本,讓學生(高中以上的英語學習者)在提升語言能力的同時,也學會表達情緒和自我。以下為以單一主題設計出的課程架構建議:

教學示範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從日常到學習、工作等人生各階段,探索內在情緒與學會表達都需要語言能力。以下課程將展示如何透過繪本,引導成人學習者在英語課中深入自我認識。

推薦繪本

教學目標

  1. 語言學習:增進字彙量、提升口語表達、加強閱讀理解。
  2. 繪本理解:探索情緒的表達、角色分析、情感反思與個人經驗連結。

初階 (2堂課,共 100 分鐘)

第一堂課:情緒詞彙學習

課前準備:五色紙組(每組包含紅藍黑綠黃色紙各一張,準備數量依組別數而定)

暖身:

  1. 引導學生腦力激盪出情緒英語單字。
  2. 將單字寫在白板上(或以手機用 Slido 輸入)。
  3. 將學生分組,每組 3~5 人,並發下五色紙組。
  4. 每組依據情緒單字,找出覺得能對應的顏色,並將單字寫在對應色紙上(每張色紙上寫不只一個單字)。
  5. 同組內分享對應的原因。

The Colour Monster》繪本導讀:

  1. 每組由一名學生朗讀繪本。
  2. 組內討論不同顏色代表的情緒。
    引導建議:以五色紙組分享自己的顏色對應情緒和繪本裡的有何不同,並討論原因。
  3. 延伸活動:開放五分鐘讓學生拿著不同色卡走動,與其他同學分享。

第二堂課:情緒表達與句型練習

暖身:

複習第一堂課的情緒單字和對應顏色討論。

Walter Was Worried》繪本導讀:

  1. 領讀《Walter Was Worried》內容。
  2. 引導學生觀察書中作者如何表達「情緒」。

          引導建議:此繪本特色在於每位主角的情緒(字)第一個字母與主角名字的第一個字母相同。而情緒字母在臉上組合出該情緒的表情。例如:“Walter was worried when the sky grew dark.”

  1. 小組以英語討論:“In what situation will you feel the same way?” 或 “In this situation, how will you feel?”

          引導建議:可藉此引導學生覺察自己的情緒與產生情緒的因素。

  1. 每組以五色紙組,使用相同首字母的人名和情緒字,套入書中的句型來表達情緒,例如:“Helen was happy when the rain stopped and the sun came out.”
  2. 延伸活動:以一個與自己名字首相同的情緒字彙,仿書中句型寫出情緒表達句。也可以該情緒字彙組成臉部表情,畫出自畫像(如下圖)。

(圖片出自筆者學生成果)

進階(2堂課,共 100 分鐘)

第一堂課:認識、理解與表達情緒

暖身:企鵝拍掌

  1. 學生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雙腳併攏、腳尖對腳尖,雙方伸出雙手掌心向對方張開。
  2. 如企鵝擊掌般(腳併攏,不可抓手)雙方輪流擊掌(以拍掌的力道誘使對方失去平衡而移動腳步),誰先移動雙腳或失去平衡誰就輸。
  3. 鼓勵學生做活動時,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平衡。

          引導建議:此活動將與下堂課的討論有關,應確認所有學生皆已完成。

繪本朗讀與討論:

  1. 依組別輪流由組員朗讀 《Me and My Fear》、《Where Happiness Begins》、《When Sadness Is At Your Door》。
  2. 每本繪本給予 15~20 分鐘朗讀與討論,討論指定題目並記錄討論的內容(如下圖)。

(圖為筆者建議討論題目)

     3. 規範一定時間後,學生互換繪本,接著重複之前的程序進行朗讀與討論。

        引導建議:若時間只夠看完一本繪本,老師也可讓每一組簡短向全班報告與分享,讓其他同學也有機會認識其他繪本。

第二堂課:消化情緒

暖身活動:

回顧上節課三的繪本內容。

總結討論:

這三本繪本的最大共通點是將情緒具象化,比起幼兒,具有抽象思考能力的成人較容易連結自身經驗及體會。因此,在討論上筆者建議以引導方式帶領成人學習者進行多些反思:

  1. 情緒來時會有什麼衝擊感受?又該如何成熟面對?

          引導建議:連結之前的企鵝拍掌活動讓情緒具體化。例如,對方正面而來的拍掌如同生活中各種迎面而來的情緒風暴,如果我們選擇正面硬碰硬的迎戰,那就是實打實的硬仗,結果很可能兩敗俱傷(兩方都移動腳步)或自己受傷(移動)。

如果當風暴(對方拍掌)來襲時,我們在接掌的同時,手往兩旁往外帶,借力使力,就會輕易化解力道(情緒風暴)而自己仍然站立得穩。

  1. 讓學生從三本繪本中找出認同的情緒說明,並提出自己的共鳴點。

          引導建議:筆者相當喜歡在《Me and My Fear》中點出「情緒」不是外來的,而是像住在我們內心的朋友,不需要抗拒或排斥情緒的出現,而是將情緒的出現視為對我們的保護、陪伴與安慰。

透過練習「覺察情緒」,理解為什麼會出現,與它、與自己對話,接受、同理、學習用適合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情緒風暴過去,一切都會回歸正常,而我們也能在反覆的練習中,越來越了解如何與住在心裡的各種情緒共處。

結論

與情緒共處是一輩子的功課。

成人學習者有著成熟的特質,也有探索自身的需求。在學習英語時,透過繪本故事找到與自己的情緒相處的方式,讓語言和心靈都一起增強了,真好!

(封面照片出自 Freepik

更多 Barbara Lin 老師好文分享:

【教學診療室】廣泛閱讀的大小事

用生命影響生命,期許成為「看見學生的人」

【成人ELT】從高互動活動的回饋,強化求職最受用的簡報能力

【大人繪本】當大人遇見繪本:營造有溫度的英語課室

   

作者簡介|Barbara Lin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兼任 EMI 課程講師
  • 20 多年英語教學及師訓講師經驗
  • 擅長以「繪本閱讀」融入英語教學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