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學習無邊際:淺談臺灣倡行的國際教育

By 2023-08-15 12 月 2nd, 2024 雙語教育, 觀點 Perspective, 教育趨勢
Why Read This?
帶領學生跨出臺灣,發展未來競爭力,是近幾年臺灣推行國際教育上的重點。然而,身為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如何結合雙語政策、國際教育、正規課程,來達到教與學的平衡呢?本系列將由在國際教育推行上經驗豐富的閔柏惠校長,分享國際教育規劃原則與心法,一起來學習!

《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嚴長壽先生的這部作品光是書名就非常打動人,也述說出筆者推動國際教育的初心。臺灣是海島型國家,難以直接與世界接軌,但臺灣誠如新加坡總理曾說的「這個世界不一定需要我們,但我們很需要這個世界」。

是的,我是這樣看待臺灣下一代。

臺灣的孩子要看見世界、能與世界對話,不管未來身處何處,希望孩子們都能安適自在、陽光健康的生活,在世界這片廣大地圖上找到自己。

認識國際教育,才能實行國際教育

「國際教育應該放在甚麼課程中?」「應該由哪個領域老師推動?」

國際教育不屬於領域課程,也不只有特定領域的教師才能夠推動。108 課綱中有領域和議題,而國際教育就是 19 項議題之一,推動方式重視各領域的融入(如下圖):

(此圖說明議題與核心素養及各領域/科目之關係,出自議題融入說明手冊

而每個領域都有其國際教育核心素養(實質內涵),目標是深化、廣化教學內容,與真實生活連結,推動及落實國際連結、訂定學習任務。所以學校訂定國際教育主題課程,將跨領域融入各課程,再做跨領域統整,此為連結校本課程脈絡很好的模式。

108 課綱也鼓勵學校因應特色發展校訂課程,因此也有學校將國際教育推動融入校訂彈性課程,從校本在地出發,讓學生認識自己、認識鄉土、認識臺灣、認識國際,都是很不錯的做法。

有效的國際教育來自多元主題規劃

筆者服務的學校有很好的教學環境和團隊,從 105 年開始推動國際教育主題課程,累積下來,參與國際教育課程推動的團隊成員和領域愈來愈多,課程內涵也更加豐富多元(請見下圖)。

(圖為臺中市上石國小歷年國際教育主題課程)

這些課程包含有中英、雙語、也有全英語授課,在學生「聽得懂、能領解、喜歡學」的基礎上調整授課者的語言使用,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學習。英語課建構語言的「知識」,雙語課重視熟習語言使用的「技能」,而國際教育完備與世界溝通的「態度」。有了「知識、技能、態度」,「全球素養」就自然形塑而成。

三面向推動不一樣的國際教育

國際教育的推動著重「學校本位國際教育」(School-ba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IEP,以議題融入方式進行,跨領域國際教育課程實施可讓學生增加國際視野、進行概念統整,更可讓教師團隊一同打造課程特色。所以,在課程規劃上提供三項建議:

1. 從現有特色再發展:

在學校原有的特色課程中,加入國際元素(實質內涵、雙語融入、國際交流及共學夥伴等),以現有基礎往上發展,作為國際教育發展的利基。

2. 從教育政策找利基:

政策在哪裡,資源就在哪裡,當然也就有學校課程發展的機會點。

3. 從在地資源找亮點:

從在地文化出發、與國際共學,讓世界看見臺灣,也是很棒的國際教育規劃思維。在地資源有人力、有物力、有場域、有在地認同。

更加彈性的國際教育評鑑

規劃國際教育課程,找到發展利基是非常重要的,但還要把握議題的實質內涵和評量原則。

1. 實質內涵

國際教育實質內涵,也就是培育全球公民目標的四大意涵:「彰顯國家價值」、「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強化國際移動力」與「善盡全球公民責任」,統合了素養的三大要素,並考量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進程,研發相對應的核心素養內涵,再依此編修出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2. 設計合宜的評量

國際教育的課程規畫應視融入的領域、選用的實質內涵,編派適合的學習任務、也設計合宜的教學評量(點我看更多評量方式)。

範  例

在「Lunch Around the World」主題課程中,以雙語資訊課,製作中英文簡報向尼泊爾夥伴學校介紹臺灣的營養午餐。學習任務必須要依據學習目標做規劃,如下圖(點圖可放大):

接下來筆者將在此系列文章分享國際教育實行上的自身經驗與心得,敬請期待。

(封面圖片出自 Freepik

 

 

作者簡介|閔柏惠

  • 現臺中市廍子國小校長
  •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課程督學
  • 教育部國際教育講師
  • 榮獲教育部師鐸獎、優良教育人員、教學卓越獎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