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美語補習班要怎樣才能做到遠離塵囂又近悅遠來?
採訪路上,車子駛離市區,轉進越來越隱密的巷子中,我向同事詢問這裡有學校嗎?得到的答案是,這一帶算是某幾間學校的學區,但都有一段距離。一般補習班多半會搶地利之便設在學校旁邊,為什麼人稱彭校長的彭如文老師沒有這麼做呢?
「我們以前在更偏僻的地點喔!」看起來很年輕,完全不像教書超過 25 年的彭校長自在地回答我這略顯失禮的問題。
談到要怎麼在非學區擁有這麼高的人氣,彭校長自信地說他們很少做積極的招生。很多學生從小一進來後就不曾離開,主要是因為家長與學生對她的教學理念與方法相當認同。
教育不是ㄧ次性購買行為,能夠延續學習成效才是 Smart strategy
彭校長創辦的彭老師美語鑽研出其特有的英語教學課程,完整的課綱設計,提供豐富多元的課程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生一進來需經過程度測試,安排進適合的班級,接著就一路往更高的層級學習。因為這樣,家長不用擔心學生的學習會有銜接不上的問題,而學生認知到自己穩定進步中,無形中也增加學習自信與成就感。
彭老師認為成績只是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結果,不是學習的總結或終結,觀念只要對,考什麼都不是問題,英文學習尤其如此。要許多學生倒過來以考試為中心反而是件很難的事,因為只要換一種考法,就要多準備一套,不能靈活運用所學,又怎麼能說是「學到了」呢?
許多考前速成班就像一次性的購買行為,考完學生就忘了,其實也就不會來了。教學機構想要永續經營,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學習成效的延續也許才是治本之法。
態度謙卑,但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其實大家(包括學生)只叫我 Karen。」彭校長從不以老闆身分自居,在這個機構裡,職位的不同只是為了定義職務的便利,而不是決定重要性的高低。開業多年,彭校長不插手行政事務,專注於第一線的教學與課程規劃,也嚴格要求機構裡的老師們不斷與時俱進,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樣的態度也展現在與家長的應對上。因為肯定自己在英語教學上比家長專業,深知教學的考量需要以全部學生為依歸,彭校長直言她不會輕易隨家長要求起舞,反而是花時間教育家長試著了解並尊重教師的專業。老師們也因為家長的尊重與老闆的支持而增能,更有心在經營班級、管理與教育,學生才能有所收穫。
彭校長:「大家對了,角色對了,才能成就一件事情。」
對家長要專業,對孩子則要全面
相對於對家長的強硬,彭校長對孩子相當地包容。這樣的包容不是遷就或放水,而是全面關照孩子的身心發展。
由於少子化的衝擊和現代家長結構的變化,彭校長不諱言招生的確遭遇困難,量是個問題,質更是日趨嚴重的挑戰。彭校長認為現在的孩子聰明才智和資源都很足夠,但對周遭事物漠然,學習態度也沒有以前來的好,缺乏學習動機。
她指出 ELT 在台灣發展超過 30 年,學生的英文程度卻沒有長足的進步,國家的學習政策可能有問題。學生進入國中後,無論前期訓練成效如何,一律打掉重練,進入 grammar-translation 的教學窠臼,學生對英文的興趣也逐漸消失,甚為可惜。
在規劃課程時,彭校長增加許多讓孩子參與的部分,機構內的學生也因此比較積極學習。評量上,因為機構內的老師都是專任,接觸孩子的時間很充裕,所以她不侷限老師們操作嚴格的考試,反而鼓勵老師多方面觀察學生,並自行決定評量內容與方向。
在這個對教育者而言有點嚴峻的時代,彭校長認為老師只要拿出當年學習英文的毅力精進再精進,就能在英語教育界站穩腳步。
有時候,她很怕被學生的冷漠打敗而放棄努力,但她相信每一位老師都可能是孩子成長道路的 inspiration,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所以,她總是勉勵自己要努力加用力,對人要有感覺,也要有感情,以此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信念,這家隱身於巷弄內的美語機構才能「深耕也生根」,而學生也願意在畢業後特別路過這裡,借喝一杯據說比較好喝的水。
受訪者簡介│彭如文 Karen Peng
- 彭老師美語機構創辦人
- 25 年以上 ESL 教學經驗
- 曾任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師、TOEIC 及 GEPT 講師
〔採訪撰文:Freeman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