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之戰」限制了實體交流,卻帶動了數位平台的協作與線上社群的互動,更增進了地球村裡人際交流的機會。然而,這股交流亦使得「語言能力」,成了後疫時期中「轉型」的關鍵能力。此時期的兒美教師,究竟該如何部署、適應疫後教學的「新常態」呢?

 

復課後帶回實體教室的無價經驗


在這段線上教學的非常時期,學生們少了轉頭向同學們做鬼臉的機會、下課和同學們一起訂正作業的交流時光;教師少了寫板書時轉頭要全班安靜的狀況,也少了課堂間巡視學生們進行任務的互動。當重返實體課後,除了依循原班級的課程進度授課外,教師們能將哪些線上教學經驗、技能,最重要的,如何將在遠距課中的「不一樣」,帶回課室、應用於教學上呢?

🔼復課後,兒美教師的課程規劃方向【註1】

 

融入數位工具、平台協作


隨著科技的普及,善用資訊科技於兒美課,有助教師彈性運用課堂時間。這讓「混成教學」【註2】模式成了未來的教學趨勢:透過非同步課程,針對個別學生指派適性學習內容、藉由數位平台協作,讓作業批改自動化、學習歷程記錄雲端化等。

 

➤「專案學習」促進自學力


近 2 個月的停課潮,兒美教師除了原來的「教師」身分,也當起了直播主、資訊客服。這反應學生在學習上對於教師有著高度的依賴,從這當中也讓我們看出「培養自學力」的重要性。因應大環境下難以預測的「變動」,教會學生「怎麼學」遠比「教什麼」來得關鍵。促進學生自學力有許多種方式,融入「專案學習」可適用在多元課程設計上,是個值得一試的好方法。

 

主題式線上增能活動 讓父母們不缺席


面對學生的長時間「在家學習」、無法抵擋的「數位學習」,家長扮演著關鍵角色。想避免學生的學習退步、3C 沉迷等狀況,教師們可先試試邀請家長們參與「線上增能活動」,讓家長們知道教師在線上是如何操作平台、線下需要學生及家長怎麼配合等等。透過這樣的線上互動,可使親師溝通不停滯,也讓家長從中學習如何陪伴孩子成長。建議這類型的活動可採主題式、定期性辦理,內容可包含引導策略(如:自主閱讀、讀物挑選、共讀技巧等)或數位時代下的親子教養等。

 

裝備自己 專業增能不可少


這次疫情衝擊的停課潮下,兒美教師在短暫時間內的「數位增能」,讓未來兒美補教產業內的「教師專業發展」,以過往相比,顯得更為重要。這也反應了,兒美教師不僅要會教美語,對於數位也必須能涉略一二,更是需要在緊急狀況下能夠馬上面對鏡頭侃侃而教。相較之下,疫情後的「教師專業」是需要跨許多領域的

🔼教師對於「課程案例分享」、「遠距互動技巧」之增能主題感興趣(複選、%)。

今年受到疫情外力的衝擊,大宗兒美教學型態被迫轉型,卻也打開了教學新契機。後疫情時代下,英語的「教」與「學」更加的無邊無境:線上教學社群的教師分享、協作平台的溝通串接、全球非同步課程的開設、跨域交流與互動(師生、家長)等。面對下一個階段,讓敦煌語言教育服務團隊陪您共同面對挑戰,做您的專業神隊友!


作者簡介 | Jean Kuo

  • 敦煌語言教育服務團隊

【註1】資料來源:2021 疫情下的英語教學:現況與展望之調查(N=573)。

【註2】依據「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混成教學(Blending Learning)」之定義為「結合傳統實體面對面(face-to-face)上課方式及遠距教育課程(distance education),學習者可以彈性依據他們的時間及學習速度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

閱讀其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