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es Tigital 最新數位教學資源
【健康跨領域英語教學 ─ Wash Your Hands(二)】
主題:Wash Your Hands(Part 2)
年級:低年段
跨領域科目:健康
延續上篇的主題,我記得孩子們在知道要上洗手這門課的時候跟我反應,他們在幼稚園就學過怎麼洗手了。當時我就在想:「他們都會洗手了,我還可以教他們什麼呢?怎麼樣的課程設計才可以讓他們更了解洗手的重要?」
學生在「知道」如何洗手與「身體力行」將洗手落實在生活中,其實是有一段差距的,而這段過程的成長正是我們十二年國教談的「素養」。學生不應該只是單純知道洗手的「知識」及擁有將手洗乾淨的「技能」,還要有願意去做的「態度」,這也是我決定要做「吐司實驗」的關鍵因素。與其讓他們練習洗手的步驟,不如提供非洗手不可的動機,看看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藉由口沫傳染猖獗,也能藉此機會教育,擁有洗手的「動機」顯得格外的重要。
當然,實驗的部份因為是動手實作的課程,也較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貼好「Dirty Hands」及「Clean Hands」兩片吐司的珍珠板放在班級教室內,讓孩子們可以就近天天觀察,也是一個提醒孩子要記得洗手的一個策略。
在等待實驗結果的三週內,每次上課除了可以將歌曲拿出來複習,還可以將讀本及繪本融入進行教學,像是《Germs Are Not For Sharing》的程度很適合低、中年段的孩子閱讀,而閱讀活動結束後,還可以用比手畫腳的方式請孩童將故事的情境內容演出,再讓班上的其他孩子猜猜看他演的是什麼,加深目標語言的學習。
另外,如果老師如果需要更多的備課 ideas 及資源,可以上 Kids Health 或是英語教學自動好,這兩個網站都可以分程度跟年級,找到適合的英語融入健康資源喔。
Germs Are Not For Sharing https://pse.is/QAEAM
Kids Health https://kidshealth.org/
我是在共同備課後實行此活動的,要遇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有時候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許參加某個課程或是研習,遇到幾個可以聊教學的夥伴,老師們可以好好把握。現在科技這麼進步,社群媒體、通訊軟體都可以打破距離的限制,讓老師們就算不是在同一間學校,也可以一起備課。
(以上附圖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Yichung Huang
- 臺北市立文昌國小 雙語實驗課程教師
- 臺北市國小輔導團英語領域輔導員
- 2018 自主淬煉 ─ 雙北翻轉教學研討會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