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式閱讀活動】

未提供相片說明。
 
📌「引導式閱讀活動」是學生藉由教師搭建的鷹架,在文本提取資訊,創造意義,進行反思、分享的過程。我對於閱讀教學設計遵循以下三不原則:
 
一、不要急著教單字或是問學生 What does the word…mean。(如果事前單字教學很必要,表示文本可能太難)
過度進行單字教學的結果往往是見木不見林,背了一堆單字始終看不懂,學生在一問一答翻譯單字的過程,容易感到無聊乏味。
 
二、不要急著 Repeat after me。
在閱讀初期直接帶念文本的結果是,學生常常嘴巴跟著唸其實眼神是不在書上的。不妨給學生一些時間自己消化,自己念念看,自己閱讀。
 
三、不要整句式的翻譯給學生聽。
雖然放在第三點,但這大概是三不原則裡最重要的!如果整句都翻出來了,英語閱讀的比例也相對減少了。
 
💡以下和大家分享我的閱讀教學模組跟活動:
 
一、 圖片環遊(Picture Walk):頁面上的非語言資訊包含許多的背景知識,我會拋出問題讓學生觀察人物的表情及角色之間的關係,進一步預測文本內容。附圖一是我針對圖片所進行提問,附圖二是透過遮住部分圖片營造神秘感,引導學生觀察人物,預測劇情。若是故事具有強烈順序性,我會把故事圖片一一印出,搭配圖片排序活動(Sequencing)。
 
二、略讀(Skimming)/ 速讀(Speed Reading):提出大方向的問題,故事文本可以詢問角色的名字,科普類文本則可以問文章中介紹了什麼(動植物)。我也會搭配速讀技巧,要求孩子不念出字,用手指著字。提問時會要求孩子先闔上書,仔細了解問題,並且搭配Timer,一般一個問題控制在30秒,對於國小學童來說,這樣的節奏感及目標感能夠讓閱讀的過程更加有趣。
 
三、精讀(Scanning):拋出問題讓學生注意到細節資訊,我會一頁一頁的進行,而不是像略讀階段讓孩子恣意的翻頁。到這個階段我才會進行部分單字教學,但是也只有重要的核心單字。
 
四、閱讀網絡圖(Graphic Organizer):根據文章讓孩子透過魚骨圖、心智圖或是文氏圖梳理文意。(老師一開始一定要先給架構,執行了幾次後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做看)
 
五、複述故事(Story Retelling):讓孩子能夠看著自己的閱讀網絡圖,用自己的話表達出文意,不僅讓孩子再次複習文本內容,在未來也才能真正將這樣的學習策略應用在各領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