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就不難開】口說教學重點概要

身為香港人的我,還記得很多年前走在銅鑼灣的路上,有一位陌生人用國語詢問我該如何到達時代廣場。如果你有到過香港,其實目的地就在不遠處,雖然我聽得懂他的問題,我極力用自己的破國語來回答他,但是不知不覺就說起英語來,最後對方就一頭霧水的跟我道別。相信許多人也有同樣的情況,感覺字詞已經要從嘴巴裡說出來,可是腦袋就是想不起那個單字,聽得懂卻說不出來,其實是很痛苦的。

教學這麼多年來,大部分學生都是聽寫讀能力非常好,但遇到外國人的時候總會結巴。當然學習英語大家都希望自己聽說讀寫樣樣精通,不過語言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用來溝通,就像以上的例子,當你有 “input” (聽力) 的能力,就應該要有 “output” (口說) 的機會。所以作為英語老師的你,一定要營造口說的機會來讓學生練習。關於該如何安排一系列口說教學課程,以下分享幾個依自身教學經驗整理出來的重點: 

口說教學的重點

流暢度 vs. 正確性

口說教學跟聽讀寫的教學方法最大的不同在於:口說的流暢度勝過正確性。能夠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甚至可能在正式的文法及寫作裡頭是不被允許的。最常見的錯誤例如:’Where you go yesterday? I go see my friend.’ 雖然文法上有錯誤,但是在溝通能力上則不構成問題。只要能夠讓別人聽得懂,並且得到預期/需要的回覆,這樣便達到最基本的溝通。 

教學技巧

以前的口說練習著重在反覆複誦或死記對話,我們稱之為「聽說教學法」( Audio-lingual method)。大量機械式的練習,對於初學者可能會有基本幫助。然而,當學生離開教室面對現實社會時,會因為缺少在真實情況下使用語言的機會而不懂得如何應對,甚至可能因為文化背景不同連自己說錯話也不知道。 因此我們可以採用「溝通式教學法」  (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簡稱 CLT), 也就是使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境來讓學生「互動」練習 。我們可以藉由實際的溝通情境對話及實物 (authentic materials),讓學生互相之間利用語言溝通來完成任務。這些任務可區分為「功能性」「實際互動性」兩大類:

功能性活動:包括看圖比較 (spot the difference)、訊息互補 (information gap)、看圖重組對話 (set-up dialogues)…等

實際互動性活動:例如角色扮演 (role-play)、小組討論 (group discussion)、解決問題 (problem-solving)、演講報告(oral presentation) 、辯論 (debate)…等。 

教學內容

在上課前先介紹你今天要上的主題,例如:旅遊、商務、描述景物、表達意見…等,引導學生認識這個主題會碰到的字彙及句型。建議以 5-10 個新單字為基準,學生才有辦法完全利用這些字彙來練習對話。另外,當進行討論性的任務時,一定要有清楚及具體的說明讓學生了解如何完成任務,不然學生霧煞煞,到最後沒有辦法順利完成。 想要更輕鬆的進行活動,其實可以把主導權交給學生,讓他們選擇想要學習的主題。當人對於一樣事物感興趣時,會百分百的專心投入,吸收能力也相對的提高,同時也可以成為一堂小組討論的課程,一舉兩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一些爭論性高的議題,例如:政治,能讓學生有更多的討論及學習如何說服別人的技巧,但不是每一位學生都有成熟的心智來討論這些話題。因此,在設計主題的時候,也要考慮學生的年齡、文化背景及人際溝通能力。 

正確發音

畢竟學生們不是 native speakers,他們可能沒有辦法把每個英文單字都唸得非常標準。就像國語一樣,也有分台灣國語、香港腔調、北京腔調。雖然不同的腔調,但是仍然可以用來溝通。

但是身為老師則要反思自己在發音上是否正確。因為口說不是單純只要流利即可,也要兼顧發音、語調、內容、文法運用以及詞彙的變化。如何讓學生更貼近道地的說話方式,完全是靠你來指引。正確的英文發音很困難,是因為它雖然只有 26 個字母,但是一共有 40 到 44 個聲音來組成不同的單字,以下提供兩則關於發音規則的影片供參考:

How to teach reading with phonics 

Jolly Phonics Letter Sounds (American English)

總結

練習的方式以及形態,要同時考慮學生的學習目的、能力和英語程度。會在下一篇為大家深入討論不同程度的學生,要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活動來提升他們的口說能力,敬請期待。

   

作者簡介│Kacie Ma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 英檢考試口試考官
  • 17 年以上教學經驗
  • 現任英語補習班班主任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