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診療室】廣泛閱讀的大小事

記得小學時期,每過一陣子家裡就會出現一套套精裝版的套書—大英百科全書、365 天成語故事、中國經典小說等,沒什麼機會看電視的我和哥哥,從認識注音符號後,看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到了國中,跟著高中的哥哥進入金庸武俠的世界;大學後,看著同學到圖書館借書,開啟我圖書館借書看書的歲月— 托爾斯泰寓言小說、心理諮商書籍、《Campus Life》雜誌等,我在不知不覺養成 「雜食」性閱讀習慣,到了後來才知道,我一直自主做著 「廣泛閱讀」(Extensive Reading) 的訓練。

剛回國教書時,有三年的時間在某公立明星小學當了全職英文老師,不同程度的學生通通在一個班上,同一時段、同一本教材要怎麼滿足不同族群的需要,著實是個大考驗。到了大學任教,這樣程度參差的情況依舊存在,尤其是通識跨主修的課程,在尋尋覓覓多種方式之後,我回想起自己的學習歷程─從閱讀開始,從閱讀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於是,我將「廣泛閱讀」的概念帶進了我的教學中。

「廣泛閱讀」顧名思義就是閱讀的範圍、種類廣泛,學習者享受閱讀的樂趣,並選擇簡單和有興趣的文本。廣泛閱讀時,書籍程度需要讓學習者讀來容易,不會有太多太難的單字阻礙他們對於內容的理解,也不需要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查單字,同時閱讀文章的流暢度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標,逐字閱讀會使得眼球移動變得緩慢、理解力下降,拖慢閱讀流暢度且降低閱讀的樂趣,這樣就從廣泛閱讀變成學習閱讀了。

廣泛閱讀著重兩個重點:一是簡單有趣,二是流暢的閱讀。

在班上進行廣泛閱讀時,學生的程度高低不同,要讓每個人都能找到 「覺得簡單、有趣」的讀本常是令老師頭痛的問題,而「分級閱讀讀本」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最常用的一種好方法。

分級閱讀讀本是為了語言學習者所寫的讀本,有小說與非小說的類型,依難易程度從初學者到進階級循序漸進,因為是專為語言學習者所寫,所以在用字遣詞(高頻率用字的多寡、句型的重複與常用度等)、內容、劇情、圖文搭配就會依著教學大綱所設定程度逐步提升難度,讓學生一步步培養閱讀的能力與「悅」讀的興趣。

而要增加閱讀流暢度,“Sight Words”(看到就懂、不需花費太多「解碼」過程去理解字義的字)字量的多寡也是重點,如果閱讀者的 sight words 字量多,自然不需要花費太多力氣在腦中「解碼」,閱讀的流暢度與理解度就可以大大提升,閱讀起來不吃力,就容易有興趣。因此,選擇以 sight words 為主來編寫的 Sight Word Readers 系列讀本,就會是我在開始廣泛閱讀時,為程度比較初級學生準備的選擇之一。對於進階級的學生,Phonics Readers 則是下一個步驟。

在閱讀策略中,語意提示(Semantic Cue)與句法提示(Syntactic Cue)是其中兩個重要的策略。使用語意提示策略時,讀者透過上下文或與文章相關的插圖來協助內容的理解;而句法提示,讀者透過句法結構來理解內容。閱讀時,這些閱讀策略會頻繁交替使用來協助文章的理解,因此,我個人在選擇分級閱讀讀本時,除了高頻率用字之外,也會把閱讀策略的因素考量在內,如分級讀本(尤其是初級級數)插圖是否與內容緊密配合,故事內容的邏輯是否能呼應到學生的背景與程度(Semantic Cue),以及語句結構難易與重複性(Syntactic Cue)等。在廣泛閱讀之外的課堂時間裡,我會藉由一些閱讀活動教導學生們學會閱讀策略及應用方法,這樣一來在廣泛閱讀時,學生可以透過自發性地運用閱讀策略來理解內容,提升閱讀能力和流暢度。

108 課綱強調各種素養的養成,因此學生在學習英文時,不只是學習語言本身,也希望能以英文學習到其他學科知識,因此,非小說類(Non-fiction)的科普(Science)分級閱讀讀本就該被納入學生廣泛閱讀的選擇清單中,我也會穿插放進一些國外知名繪本或青少年小說,一方面讓學生學習不同形式的讀本,一方面也給一些程度比較好的學生有挑戰自己的機會。

進行廣泛閱讀時,我們常常會面臨一個問題—可不可以查字典?

2016 年 11 月 Dr. Stephen Krashen 來台進行關於 Extensive Reading 中廣為人知的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SSR)或稱 Drop Everything and Read(DEAR)的演講,在某次聽講後,我鼓起勇氣上前請問 Dr. Krashen 是否允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查字典,他突然低頭靠近我,好像要跟我說一個天大的秘密似地,我緊張專心地聽著,他說, “Dear, if they have to use a dictionary. Then,…change the book! It’s too hard for them.” 廣泛閱讀強調的是簡單卻有趣,太多的生字只是徒增他們閱讀挫折的機會。

在了解更多廣泛閱讀的定義與方法並經過多次嘗試後,去年我有機會接下開給非英文主修的基礎班學生的廣泛閱讀課程時,採取了不同的實施步驟。

首先,我先給每個學生做一個程度檢測的測驗,了解他們大致的程度分佈,然後把差不多程度的學生分成一組,這樣做最主要是為了之後的選書。

再來,因為沒有經費建構自己的班級圖書館,所以我採用每人買書分享的概念—學生繳交一本書的錢,我再照著他們程度分組的人數購買適合的書,例如初級組有五人,我在所選定的分級閱讀讀本系列的初級挑選五本不同的書 。除此之外,再加上我自己個人收藏的分級閱讀讀本、繪本或其他書籍,書由我集中保管,每次上課的前 15 分鐘為持續性默讀(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時間 ,學生按組坐,每組學生在我為他們挑選的書中任選一本閱讀,如果該組有兩個或更多同學完成,他們互相交換書閱讀,如果都不喜歡或已經讀完該組所有的書,可以來我個人提供的書中挑選感興趣並程度相當的書繼續閱讀,閱讀過程如果有生字不要查字典,我請學生準備一盒標簽式的便利 N 次貼,在不懂的生字上貼上一張 N 次貼,然後就繼續往下讀,等整本讀完後,再回到前面貼著 N 次貼的字,看看是否讀完整本讀本後,那些字就迎刃而解,如果還是不懂,就請他們抄下來,回家找答案,在 15 分鐘時間到時,我會再給學生 5 分鐘,請他們跟旁邊的同學互相分享剛剛讀的內容,最後期末時,讓每個學生挑一本讀本帶回家。

每次上課就使用 15 分鐘的閱讀外加 5 分鐘的分享進行廣泛閱讀活動,其他課堂時間照常上課,期末再做一次同樣的程度檢測的測驗,發現大多數的學生在成績上都能有所成長,而且就算沒有愛上閱讀,也至少不排斥「看書」,也能靜下心來「看書 15 分鐘」。

閱讀素養的培養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陪伴、需要不同的養分,而廣泛閱讀讓學生在享受閱讀時,不知不覺也吸收了不同面向的知識,在不刻意之下學習到了語言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增加語言學習的流暢度、理解度與樂趣,真正是「為閱讀而學習」(Learn to Read)。

最後,來看看本期動指動指教學小調查的結果吧!

作者簡介│Barbara Lin

  • 美國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英語教學碩士
  • 國小英語教材編寫小組委員
  • 20 年英語師資培訓經驗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